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国内光伏市场有望加速启动

   2012-04-0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51
核心提示:在新鲜出炉的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1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根据英国市场调研机构IMSResearch提供的数据,光伏组件的10

在新鲜出炉的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1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英国市场调研机构IMSResearch提供的数据,光伏组件的10强分别为:尚德电力(中国)、FirstSolar(美国)、英利绿色能源(中国)、天合光能(中国)、阿特斯(中国)、夏普(日本)、晶科能源(中国)、SunPower(美国)、韩华(韩国)、京瓷Kyocera(日本)。

尽管生产能力独步全球,中国的光伏业却一直面临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给中国带来的是出口大国、使用小国,生产大国、盈利小国的不协调形象。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而随着国内光伏上网标杆电价的出台,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有望加速启动。

海外需求缩减

在2012年3月21日开幕的第七届亚洲光伏展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斌被不断追问其对于美国“双反”调查的看法。

因为无法与中国的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1/5的美国光伏产能在2011年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2011年10月,美国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提出,要求美国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美国商务部刚作出初裁,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2.90%?4.73%的反补贴税率。

孙广斌对《望东方周刊》说:“对于裁定的结果,我们认为很不公正。经过核算,中国光伏产品未低于成本价,而且未损害美国同行的利益。”

有消息说,欧盟也可能跟进美国的“双反”调查。有消息说,3月底,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要在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申诉。

同步的是,日前英国、希腊、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相继宣布了光伏补贴削减计划。

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份额中,美国市场占比不足15%,欧洲市场则接近57%。欧洲市场中,又以德国为最大市场,当地70%?80%的光伏组件产品来自中国。

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海外需求大幅缩减的境况。

根据既定日程,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出台反倾销初裁结果,最终关税需要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完成调查才能确定。

孙广斌说,针对美方举动,中国方面也准备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在几个月前就成立了专门的应对团队。

2011年末,由25家企业和组织组成的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宣布成立。CASE的部分成员名单包括:AlpineSolarEnergy、阿特斯太阳能、groSolar、MEMC/SunEdison、SolarFirst、尚德美国分公司、SunRun、天合光能、西屋以及英利美国分公司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个组织的成员已多达160个。

成立以来,CASE呼吁太阳能板制造商SolarWorld收回要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并要求由7家光伏企业组成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公布过去十年间所获政府补贴的一份详细清单。

此外,4家国内主要的多晶硅制造企业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已经联合十几家中小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双反”调查申请,对美、韩两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原料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申请材料已于3月2日之前递交给中国商务部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说:“‘双反’不是坏事,企业会越打越强、越战越强。我国太阳能行业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不能搞封闭。封闭产生安全,也产生懈怠。”

若中国光伏企业能在美国“双反”贸易战中赢得胜利,或能杜绝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效仿。

海外“避险”

为规避“双反”调查,一些企业寻求绕道之策。

此次反补贴初裁结果中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若电池片来自于第三地而加工组件的地点位于中国, 美方将免征反补贴税。这预示着国内光伏企业若要将组件出口到美国,会选择采购海外的电池来加工组件。

综合生产、运输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大陆一些企业开始谋求在东南亚国家建厂,或向台湾地区厂商大规模转移订单。

亚洲开发银行南亚局能源处处长兼亚洲开发银行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翟永平告诉《望东方周刊》:“国内企业对‘走出去’很重视。两三周前我们在曼谷开一个光伏会议,国内的企业大佬都去参加了。他们未来可能会在南亚建厂,催生当地市场。目前当地市场还未达到一定规模。” 亚行计划于2013年6月前在亚太地区投资22.5亿美元支持3GW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这将带动超过90亿美元的总投资。

也有企业选择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建厂,如尚德电力、阿特斯等。不过尚德公关总监陈晓东告诉《望东方周刊》,当地建厂“成本居高不下”。

海外建厂的“候选地”还包括墨西哥和东欧地区。

除了单独在海外设立工厂,也有光伏企业选择与海外工厂合资、合作的方式,将产能转移出去。

台湾光伏硅片和电池生产商已从美国反倾销税案中获益。Jefferies投行说,台湾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自年初以来,业绩反弹29%。

对国内光伏企业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代工之王”富士康。2011年底,富士康高调斥资千亿元,挺进光伏产业,这让未来的行业格局再添变数。

“回家”

在2011年光伏业遇到寒流之际,国内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企业看到了启动内需带来的曙光。

2011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范围内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这标志着国内光伏市场正式启动。

为了从政策上加大国内市场对太阳能发电需求的引导,2012年我国首次把太阳能发电纳入能源发展计划,并制定了3G W的具体目标。

具体到补贴政策上,以住建部、财政部为首,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对光电项目进行补助。各地方政府也在国家发改委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补贴。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均出台了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整体力度在0.2?0.3元/度。

一些企业早就开始在国内市场谋篇布局。

中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金太阳工程”,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持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为抢占国内市场,英利集团选择牺牲商业利益,最终被选作“金太阳工程”的太阳能模组主供应商。从2009年的敦煌10MW电站项目开始,英利始终是国内西部特许招标光伏电站项目、“金太阳工程”中标的供应商。

英利的老对手尚德电力则一直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其组件20%销往美国、50%销往欧洲,其余份额分布于其他国家。但尚德公关总监陈晓东向《望东方周刊》透露:“尚德在中国市场会继续创新商业模式,不排除在中国成立太阳能基金的可能性。”曾大幅拉升尚德利润的环球太阳能基金,2012年首次转战国内市场,与青海海南州签署了1GW太阳能发电基地合作备忘录。

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主要症结在于光伏并网。一是并网标准滞后,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会对现有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二是电源结构不合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使得在调峰调频方面需要较多的其他电力来平衡,也会影响到电力部门的现有利益。对于大型光伏电站而言,如何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西电东输成为关注焦点。

2009年,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99%用于出口,如今这一数值已下降至90%,国内市场比重开始大幅上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