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两个老大难的产业,一个是外部市场顿失的光伏产业,另一个就是利润不及银行一年存款利率的钢铁业。两者产能都过剩,而且还都是中低端产能过剩,一时半会儿这个过剩问题难以解决。
相比较光伏产业这个在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下的速成品,“悠久”的钢铁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中国制造优势和劣势的集大成者,一方面是产量世界第一,产能过剩,开炉四顾心茫然;另一方面却不能满足国内对于特种优质钢材方面的需求,过剩都是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而那些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多无法“进口替代”,大多成为国外钢企的自留地市场。
在前些年,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铁公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占据大头。据媒体透露,彼时很多龙头企业颇为失望,因为他们认为螺纹钢(长材)等低端钢铁产品是“4万亿”的受益者,而自己擅长的有些技术含量的板材受益并不明显,而这些企业长材生产线此前已经应有关政府部门要求淘汰掉了。调控部门老是调控不到点上,这个话题就不在此展开了,我们想说的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里只惦记着长材,舞台也就只有长材那么点,利润也就银行利息那么点。在“4万亿”中,高铁项目实现了“大跃进”,对特种优质钢材的需求毫无疑问为钢企巨头提供了广阔市场和难得机遇。遗憾的是,这么一大块蛋糕,被自己切走的不多,以高铁的车轴和车轮为例,目前该类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利润高的不去赚,天天念叨着利润低的,难怪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想到了去养猪。
常言道,天助自助者,老抱怨红海的竞争太过惨烈,却不用心去寻找蓝海,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难道是孔子的错吗?宁愿去搞副业,养猪种树,也不想着将钱用在高精尖钢铁产品的刀刃上,只能说国内钢铁行业的这些大佬们,更像干部和单位,而不像企业家和公司,前者心思全在升官上,后者的心思才会放在发财上。虽然天天也喊着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但是用于自主研发的钱总是羞涩,即使有些钢企的科研经费不算少,但是如何使用这些科研经费没有清晰的思路,导致用于研发的钱花不出去,或者说花不到钢刃上。
经济学家林毅夫强调,要根据一个国家某个时候的市场资源禀赋来决定发展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大赞同和鼓励进口替代。确实,在后起步国家的经济发展之初,进口替代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一没技术二没资本,想要在高端产业弯道超车着实不容易。但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已经发展了30多年,基础技术和资本资产的储蓄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再不思进口替代,不思发展高精尖产品,就不应该从资源禀赋身上找借口了,而应该审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否已经受累于旧增长体制的窠臼。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