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晶硅产业从无到有,破除了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大幅度降低了多晶硅产品价格,并为全球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目前,中国已基本掌握了万吨级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与能源消耗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产品质量也稳步提高,在世界范围内掌握了多晶硅发展的话语权。可以说,这份发展成果得来不易,凝聚着中国几代多晶硅人的心血与智慧。
但是,伴随着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有两个声音一直萦绕着多晶硅行业,一个是“多晶硅属于‘双高’产业”;一个是“中国多晶硅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倒逼机制,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水平早已与发展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双高”的帽子可以摘除;而中国多晶硅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并不能改变中国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多晶硅的事实。但是这两个误解仍然困扰着中国多晶硅行业,并且负面作用不断放大。尽管中国多晶硅行业界多次向社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大声疾呼,意图消除不利影响,但关于这两个错误认识却仍是若隐若现,甚至一些行业专家也仍未转变观念,在支撑政府决策过程中传递了错误的讯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