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市场不振、“双反”调查……从去年开始,光伏企业深陷内忧外患,至今尚未走出寒冬。面对新一轮波动,有业内人士认为,“阵痛”或将促使行业内重新洗牌,实现优胜劣汰;同时,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将有助于缩短阵痛期。
虽然全国有31个省(市、自治区)将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虽然各地关于“千亿光伏”、“千亿产业俱乐部”的报道频繁出现,但黄国华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陕南还是关中,光伏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黄国华,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据他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时,全球光伏产业“经历了短暂的苦难”,但对国内光伏产业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那时候是国内企业在挤压国外公司的份额,国外公司倒下去了”。
而这次的情况却不同。
美国商务部3月下旬作出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认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的补贴幅度,并追溯90天征税。两个月后,美国商务部再次宣布新一轮对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至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这一次的惩罚性关税将会叠加在3月份宣布的反补贴税之上。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将在今年10月宣布。
黄国华认为,“双反”调查只是一个诱因,把国内光伏产业的危机提前引爆。“即使没有‘双反’调查,这场危机还会出现,顶多推迟两年”。
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从目前的态势看,无论是晶硅片还是组件,产能过剩已成严酷事实。
采访中,一组数据被业内人士和专家反复提及: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我国硅片、电池片、组件三个环节的产能均已超过41亿瓦,同比增长100%,约占全球总产量60%。
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90%以上产品依靠出口。2009年,欧美光伏市场供不应求,材料、组件涨价;刺激国内产能翻了两番。据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黄国华介绍,两年前,只要进入这个行业,基本都能赚钱,于是更多资金进入、更多地方政府支持,结果必然过剩。“鱼龙混杂,毕竟不能长久”。
据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王撑养介绍,一年多前,多晶硅价格曾高达500美元/公斤,而目前约为33—40美元/公斤。此前媒体曝出商洛比亚迪2012年一季度受光伏业绩拖累,净利润下滑89.9%。有业内人士称,这些已不是价格跳水,而是彻底“脱水”了。
警惕一哄而上变“一哄而下”
是什么原因导致产能过剩?
专家认为,利润过高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光伏产业疯狂的年景,产量、产能翻番增长,很多热钱找不到投资渠道,看到光伏产业利润高时便蜂拥而入。专家指出,国内工业制造的合理利润为7―10%,而2010年前后,光伏产业一些环节的利润超过50%甚至100%,这种暴利显然是非理性的,泡沫一旦破裂,很多投资将难收回。据传咸阳一光伏企业是在行情最好时投资设厂,岂料投产便遇到了价格跳水,企业日子难熬可想而知。
有业内人士指出,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技术门槛较低,标准认证体系建设滞后,也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使得组件小企业众多。这也造成了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力弱的局面。
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产业低水平、低技术的重复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黄国华说,光伏产业链有的环节技术要求很高,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涉足。“石英矿很多,但把石英矿做成多晶硅,很多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早在2008年4月份,国内光伏企业尚德电力CEO施正荣就对光伏企业的跟风表示过担忧,他说,国内光伏企业一哄而上的势头令人担忧,到了给光伏企业设一个准入“门槛”的时候了。现在,很多省、市乃至县都把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如果不好好呵护,光伏产业有可能一哄而下。[page]
抗风险能力不足
过去10年,我国光伏产业可谓狂飙突进,到2007年,成为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与组件的生产国。据介绍,陕西的光伏产业经过2009年起步发展,现有各类光伏产业企业近百家,主要分布在西安、商洛、咸阳、渭南等地,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陕西省光伏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光伏产业链非常完整,多晶硅材料制造、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电站)五大组块都有涉足”,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陕西光伏产业发展整体的产能已经处于全国第二梯队,与河北、江西等省的差距并不大。
但无论是国内还是省内光伏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三头在外”: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三头在外”的状况有所改变,但光伏电池产品市场在外的状况尚未改变,许多关键装备和主要原辅材料的对外依赖度仍然很高,这一产业还是过度依赖国外。
“这意味着国内和省内光伏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规划部部长王撑养说,“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国内企业马上受影响。”
“双反”来了
2011年2月,德国通过光伏上网电价下调方案,规定只有当年装机规模低于3.5GW(1GW=10亿瓦)才不会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否则装机量每增加1GW,光伏补贴下调幅度将增加3%。2011年5月,意大利批准的新太阳能光伏发电补贴法案,将每年补贴资金限制在60亿至70亿欧元,并将补贴与装机量挂钩。由于欧洲市场光伏装机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这一重要引擎的突然刹车,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受光伏行业市场供求失衡、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种因素影响,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市场低迷,行业危机日趋严重。
“去年价格下跌了6成以上,有4成左右的光伏中小企业关门,”有业内人士称,“这是个普遍问题,我省也遇到麻烦”。但他同时强调,省内光伏产业以大企业为主,基本上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所以不涉及停产或倒闭问题。
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发起“双反”调查。据了解,本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75家,将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光伏企业一网打尽。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报道,美国“双反”尚未结束,欧盟产业方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对中国企业的相关申诉,欧盟或将正式立案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联合发布行业预警,希望企业和相关方警惕欧盟这一将采取的行动。业界有预测称,若失去欧盟市场,国内至少有六七成相关企业倒闭。[page]
向内挖潜
光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之一。专家指出,光伏产业应对此轮挑战,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应抓紧本轮国际市场疲软导致光伏产业普遍亏损的时机,加快淘汰投机类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激发规模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2月底,在西安举行的光伏产业发展形势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提出,目前中国的产能还有待市场消化,但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他认为光伏整个行业急需产业升级,优质优价应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是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化石能源储量仅能维持几十年的时间,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据统计,如果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3%,光伏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需安装光伏容量2亿千瓦,按此目标每年需安装2000万千瓦,可以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面对国际市场的萎靡不振,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内光伏企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必须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开拓。
利益分配才是关键
提到开拓国内市场,金太阳工程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金太阳示范工程”是国家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政策。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当年实际批复的装机容量约300MW,财政补贴近50亿元。2010年补贴政策有所调整,采取同时补贴建设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办法,对组件和逆变器设备供应商集中招标,其中组件单位中标3家,逆变器厂家中标8家,对于建设金太阳工程项目,业主向中标企业购买设备时国家补贴一半,另外国家对业主单位每瓦补贴4元钱建设费。2011年采取定额补贴9元钱。
2012年3月1日,国家“十二五”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5月3日,财政部公布《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目录》,其中示范工程总规模1709兆瓦、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再度下调至5.5元/瓦。
业内人士指出,金太阳工程的启动可以提升国内市场的光伏装机需求,但由于数量有限,并不能改变国内光伏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国内光伏企业去年的产能是20GW,而今年的金太阳规模只有1700多兆瓦,杯水车薪啊”。
专家指出,向内挖潜的关键是实现平价上网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根据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将下降到1.5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达到0.6元/千瓦时,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有从业者坦言,从技术角度来看,光伏发电降低成本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如何与电网企业并网,“因为这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
注:(1GW=1000MW=100万千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