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清洁能源、高利润、资本市场财富神话……曾经被无数光环笼罩,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的太阳能行业,却在今年遭遇了市场寒冬。先是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却遇欧债危机,国际市场饱和,以致产品售价下降,出口之路受阻;后有光热产业进入后下乡时代,农村市场难以推进,城市市场拓展缓慢。整个太阳能产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据专业人士透露,这种局面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光伏过热供大于求
有人用“哀鸿遍地”来形容眼下的光伏制造业,认为这是浮躁的中国产业发展的又一明证。
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及设备,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我国分别占了4家。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进入2011年,光伏产业每况愈下,海外上市的10家龙头企业8家报亏,光伏能源巨头无锡尚德三季报显示净亏损为1.164亿美元,总裁施正荣财产已跌至1.5亿美元。而国内上市的24家光伏概念股中,业绩同比下滑的有8家,环比下滑的多达16家。小企业的境况更加悲惨,仅浙江地区就有超50家小企业关闭。目前已有20%的企业完全停工,30%的企业陷入半停产。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魏启东教授认为,由于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好,致使一些小的投资者上马了一批小型的光伏产业企业,他们忽略了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形成了所谓的竞争,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了临时的光伏低谷。“当前的光伏低谷已经对二三线光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尽管今年的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如果将小公司的份额从总的市场供应中去掉,大品牌的厂家对于市场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当前的‘供远大于求’是一个短暂的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
去年11月份,无锡尚德总裁施正荣就曾提出“欧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场肯定出现过剩”。并且早在2007年他就指出中国的光伏产业存在泡沫经济。
“这将是一次行业大洗牌。”浙江一位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表示,企业通过市场调节光伏总体产能,可以促使企业练基本功。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策的扶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同时,企业在现在的挑战面前应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在企业的成本、风险控制上,在企业的运营上下功夫。[page]
光热不热增速渐缓
“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值已经达到735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规模,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张立峰却备感压力,“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受益于家电下乡政策,2009年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得到高速发展的一年,市场急速扩张。但是,2010年,行业并没有能够延续这种良好形势,而呈现出高位下调的态势。”
不少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负责人表示,受综合原材料价格升高、人力成本增加、政策拉动效应日趋削弱等因素影响,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并不乐观。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市场的压力很大,一方面已经发展多年的农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品牌的产品销售点都已建到了村里。另一方面,城市市场的拓展并不顺利,一线城市中仍很难见到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身影,销售主要依靠集中的太阳能热水工程以及小区的零售业务。
受年初海宁“质量门”影响,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一度遭遇信任危机。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技术门槛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不到位、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等。这些问题降低了行业整体的信用度,阻碍了品牌企业前进的步伐。再有,很多地方的区域保护成就了地方杂牌之美,价低质差的产品充斥其中,品牌企业难以用品质赢取消费者青睐。
零售市场受到冲击,众多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开始与房地产企业联姻,下大力气开拓城市工程市场,相继推出了适合建筑安装的新型产品。然而,现实似乎没有那么顺利。虽然目前很多省市已经出台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但具体实施起来仍是困难重重,不少小区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即便是已经推行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政策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开发商钻政策漏洞,安装价格最便宜的产品,却不考虑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的整体效果。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似乎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辅助。保障房建设对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来讲是个机遇,如果有政策做支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不但能够促进行业发展,还可以节省更多的能源。相关部门应当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在城市建筑中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
纵观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虽然尚处于“寒冬期”,但向上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始终处在震荡上行的状态,而每一次行业发展的震荡期都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此次也不例外。当泡沫褪尽,说不定是更好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