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追逐阳光 从不可再生到永续利用

   2012-09-11 财经界
49
核心提示:张珍方至今还是一位煤老板。他是山西长治县北峙峪煤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是他以采煤为基础,从地下转到地上,开

张珍方至今还是一位“煤老板”。他是山西长治县北峙峪煤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是他以采煤为基础,从地下转到地上,开辟的第二个阵地。煤炭与光伏产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从根上讲, 煤是远古植物化石,是太阳千万年预存的能量。地下的煤不能再生,天上的太阳能,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采掘地下的阳光

1997 年,国内煤炭市场极度低迷,张珍方受村民托付,担任了河南村北峙峪煤矿矿长。

此前,他从事过6 年的煤矿井下技术工作,加上父亲也采过煤,所以对煤炭行业有不可割舍的情缘:“村民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可说实话,我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行。”

30岁的张珍方开始了他的创业史。

当时的北峙峪只是年产9 万吨的小矿,生产工艺落后,又逢市场低迷。张珍方思来想去,只有进行矿井的升级改造。经过矿领导班子的一致研究决定,15 万吨升级改造方案迅速出台,背水一战带来起死回生的希望。

2001年,煤炭市场开始逐步好转。张珍方带领全矿干部职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走出长治、走出山西, 联系销售业务,日夜奔忙在生产、销售的漫漫长路上。

2001 年初,河南村所在的荫城镇政府对张珍方进行了考核,又让张珍方又挑起了河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担子,这时他已经是北峙峪煤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7年,北峙峪启动矿井改造工程。一年后,年生产能力30 万吨的矿井投入生产。2009 年,张珍方借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东风,投入年产90 万吨的矿井建设项目,地面办公楼、职工公寓楼、食堂、矿山绿化、美化等工程也全部上马, 地上地下,整个北峙峪煤矿一派热火朝天。当一幢幢设施齐全的建筑拔地而起时,在矿上干了20 多年的老常感慨地说:“谁能想到以前到处一片黑的小煤窑, 如今却成了花园似的景区。”

说起这20 年的艰辛,张珍方的妻子又嗔又喜:“他娶的不是我,是北峙峪煤矿,是河南村1400 多口人。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他的司机多,有什么办法呢?回过头来想想,嫁给他不后悔,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人!”

更美的阳光在天上

张珍方早知道,煤总有挖完的时候,如果一味在煤炭上求发展,迟早会走进死胡同,必须未雨绸缪, 不能临渴掘井。

2009 年,长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同城发展、文明发展”战略,长治县里的煤炭资本先后闻“转”而动。

此刻张珍方天南地北的东奔西跑,就不完全是卖煤了,他开始了“转型之路”,不下20 次下河南、跑山东、赴上海、到蚌埠考察找项目。光伏科技项目最终进入了他的视野。

光伏产业具有市场前景好、产品质量高、附加值高等众多优势,被誉为“金太阳”工程。张珍方回忆说, “煤老板们都想转型发展绿色产业,但苦于没有好项目, 不敢投资。政府的引导很关键。”

2010 年年初,山西日盛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日盛达太阳能项目,最初是一家玻璃厂引进的,中途因资金短缺陷入停顿,时任长治县政府的裴少飞县长几次找到张珍方,把这个项目推荐给张珍方。张珍方在考察之后决定投资控股,建成后将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玻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

这个项目总投资13 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 亿元左右,利税10 亿元以上,带动就业3000 余人。它的一期工程已于2011 年1 月开工,是日盛达公司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合作建设的一窑四线, 日熔量500 吨的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引进德国鲁莱克斯压延机组及其他关键控制系统,是目前国内装备水平一流、能耗较低的工程。二期工程将建设太阳能组件项目将于2012 年12 月正式投产;三期将建设一窑五线700T 太阳能光伏玻璃及超白浮法加厚特种玻璃生产线,年产值可达30 亿元。[page]

在日盛达公司厂区里,有一间外表普通的小彩板房,它是展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4 块电池组件约占用屋顶面积8 平方米,系统总成本为2.8 万元。建设这样一套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按照国家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补贴政策,用户只需支付不到1 万元的费用。这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是30 年,如果把长治地区全年日照总量,按1460 千瓦时/ 平方米计算, 那么,系统在使用寿命期间的总发电量可达5 万度。若今后30 年的电价,按0.75 元/ 度计算,这间占地8 平方米的房子,可为用户节省3 万元电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 吨。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带领省检查组到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观摩时,把这个项目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跨越”。

张珍方说,做了多年的煤炭企业,自己一直在思考转型的问题。这次果断向太阳能光伏领域进军,正是源自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刻隐忧,是转型示范的积极尝试。尽管由于国内外市场中诸多难以预测的原因, 使太阳能产业遭遇暂时困顿,但它也和太阳自身那样, 即使“日薄西山”,也将很快转化为“朝阳”,从东方喷薄而出。

爱心与阳光比美

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张珍方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回报乡亲,积极参与光彩事业。他先后投资1500 多万元,加快了河南村的新农村建设,硬化了街巷,绿化了村庄、引进了自来水、修建了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了和谐公园,安装了闭路、电话、宽带等工程。村里还为55 周岁以上的人,每月发放养老金,使河南村变成了一个美化、净化、绿化、亮化的和谐新农村。在村中心的文化广场,几位老人一边健身一边聊天,李大妈说:“珍方这孩子真有出息, 如果不是他,咱现在这岁数,哪能享受到这么畅快的日子。我今年67,还得再活个50 年、100 年,跟儿女、孙子、重孙子一起享受好日子。”

2009 年8 月,长治县东南山区的文昌学校由于多方原因,濒临关闭。为了让远山的孩子得到优越的教育,张珍方义薄云天,在自己的企业为了发展多方筹措资金的情况下,几年来共出资近3000 万元,对文昌学校进行重组,招聘有能力、经验丰富的校长和教职员工,开设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多种课程,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张珍方自己出资开了“万民大药房”,以平价、零利润的形式来帮扶群众。万民大药房在长治县已拥有5 家分店, 每年可为百姓节省医药开支500 多万元。这5 家药店因为让价太多,都在赔钱。一位药房经理苦着脸对张珍方说,“搞企业是为了盈利,这样做简直没有意义。”张珍方笑着回答,“我没有要求你挣钱,即使赔钱,我也是有思想准备的。药店只要能保住本,我就给你发奖金。”张珍方就是这样一直尽着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及所能及的解决家乡老百姓最关心的读书和看病难的问题。

张珍方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那一双双殷切期盼的眼睛,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正价值所在。张珍方也因此先后荣获了山西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三晋英才”、长治市纪委“小康建设好村官”、长治县委“优秀共产党员”、长治县委、县政府“劳动模范”、“好支书”、“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共青团长治县委“十佳青年调产能手”、“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五四青年奖章”等殊荣。

日盛达太阳能光伏产业是长治县在建的百亿元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在政府牵线搭桥下,煤炭资本与新兴产业的完美牵手。日盛达将继续依托煤炭优势,广聚八方英才,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推进转型跨越, 到“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百亿元,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山西光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为长治县新兴产业的壮大及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我们为石油、煤炭的价格暴涨,罗掘将尽而备感忧虑时,请仰望蓝天白云,感谢太阳的光辉无时无处不在。显然,能量和美丽一样,从来不会匮乏,人类只是缺少对它们的发现。由此可以联想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联想到张珍方从地下到天空的腾挪转换。

市场经济的阳光朗朗普照,企业能得到它多大的能量,取决于一个“转”字:是居安思危,还是固步自封; 是先行先试,还是“逼上梁山”。张珍方追赶着绚丽的太阳,实现着从不可再生到永续利用的征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