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业者表示,多晶矽跌破每公斤25美元,其实绝大多数的多晶矽厂都开始暗自紧张,仅管过往这些主力多晶矽厂不断亮出自己每公斤成本在20-25美元,甚至有20美元以下的低成本王牌,但这些成本被暗喻当中为数不少是“打肿脸充胖子”用,一旦需求严重不振、产能利用率快速下滑,成本除了快速提升外,设备产能折旧、昂贵的高技术人才都是不小的负担。
太阳能业者指出,多晶矽现货市场报价每公斤已跌破25美元,除了早已让生产成本过高的多晶矽厂被迫关厂因应外,诸多被视为全球一线的多晶矽厂也开始暗自紧张,惶恐于当下不振的报价,因为需求不振的压力,恐怕使这些厂将要蒙上亏损的压力。
即使过往被称为多晶矽4大金刚的美国Hemlock、德国Wacker、韩国奥瑟亚(OCI)及大陆保利协鑫(GCL),在每公斤生产成本上都有相当的竞争力,有宣称20-25美元不等,甚至有低于20美元以下者,不断亮出自己低生产成本的王牌来重申自己的竞争力,但计算出这些低成本的背后公式为何?诸多业者认为,是外界所不知的模糊地带。
而不论成本有多低,每公斤25美元的界线已破,显示现货市场报价也将攻破这些一线大厂的低成本防线,也就是连这些一线大厂都可能开始面临亏损的压力,尤其后续下游需求若不如预期的话,对仍在高产能运行的一线多晶矽厂来说,即是莫大的威胁,依合约强塞货导致客户倒,不塞货则自己亏。
太阳能业者说,产业链中资本及技术密集度最高的多晶矽厂一旦被迫大量减产、停产,所带动的设备折旧、昂贵的人才成本等,都将一一浮现,最令市场关切的当然是在产能利用率下滑的情况下,每公斤的成本恐怕就不如当初所宣称的那么有竞争力,再加上销货不良,库存压力问题将比过往下游所面临的恶性循环还来得有冲击力。
过往Hemlock、Wacker、OCI及GCL 4大金刚的集成情况不同,只有GCL生产多晶矽到矽晶圆端,透过自行生产多晶矽的低成本优势,在矽晶圆领域与其它专业矽晶圆厂竞争快速打出一片天,使得其它专业矽晶圆厂纷纷回头要求料源供应商,再降低料源成本与之竞争,令多晶矽厂左右为难,而现今终端需求情况不佳,诸多多晶矽及矽晶圆都面临减产或停产以减少亏损的命运,GCL也面临“卡双关”的问题。
不过,自太阳光电产业2004年快速崛起以来,供不应求多时的多晶矽一直处于谈判优势的情况,特别是其它包括挪威REC、美国MEMC,以及日本德山(Tokuyama)、日本Sumitomo、日本三菱(Mitsubishi)等老字号厂,多少都手握高额的长期供货合约,在面临亏损或减产之际,也让下游客户担心,这些料源厂会依循法律途径要求客户履行合约,以求自身的生存,这恐怕是多数仍在亏钱的下游客户想到都毛骨悚然的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