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逆境生存的台湾光伏产业

   2012-06-29 EnergyTrend
48
核心提示:纵观全球太阳能产业,需求跟不上产能使产业暂时性严重过剩,中美多晶矽及太阳能电池板双反导致贸易战争形势一触即发、中欧太阳能

纵观全球太阳能产业,需求跟不上产能使产业暂时性严重过剩,中美多晶矽及太阳能电池板双反导致贸易战争形势一触即发、中欧太阳能双反或将启动、欧美国家乃至澳大利亚大幅削减光伏补贴等利空消息不断冲击已面临寒冬的产业,利好消息也只有日本7月份即将实行的高额补贴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利空消息导致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地区较为成熟的市场,中国、美国等成长性市场都充斥着众多不稳定的阴霾;日本补贴政策最大获益方是本土企业,对其他国家的利好影响较小。虽然大部分国家地区正处于严寒之中,但台湾企业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冬天里的一枝独秀。

美对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5月17日宣布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矽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其中尚德和天合的倾销幅度被认定为31.22%和31.14%,其他未列出名单的中国厂商达249.96%的倾销幅度。但反倾销调查的范围,不包括采用进口太阳能电池材料而在中国进行组装的组件产品。

由于双反不涉及对采用第三国电池材料而组装的组件产品,中国企业从结果公布后正在积极寻求台湾电池及组件制造商进行代工生产,以期望规避双反造成的影响。就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的尚德、天合光能、阿特斯已经在台湾找到代工工厂,天威新能源等也在积极寻找合作厂商,台湾的昱晶、升阳科、茂迪等已经接到大陆公司的订单,而这些订单也将对台湾企业的营收业绩产生良好影响。

EnergyTrend此前发布的报告表示,双反导致台湾厂商接单情况持续增加,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台湾矽外延片厂商目前多以高效产品为主,目前主要厂商产能几乎都销售完毕,因此在供需吃紧的状况下,厂商已经调涨价格。

中国或短期对美国多晶矽发起反倾销调查

市场有传言表示,继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后,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等几家中国的多晶矽制造商联合对政府发出申请,希望对美国进口的多晶矽征收关税,以缓解进口多晶矽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压力。
尽管目前还未有确切消息证实这份提请是否被受理,但昨日有微博表示,6月底将有一则利好中国多晶矽市场的重磅消息出台,引发LDK等众多企业关注。多数业内人士猜测,这一消息有关于对美国的多晶矽征收反倾销税。

EnergyTrend认为,中国对美国多晶矽进行双反将对价格影响较大,增加中国厂商矽料成本,因此大陆厂商有望为降低成本在海外建设硅片工厂或在台湾等地区寻找代工生产。[page]

欧洲可能对中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

继在美国领导企图阻止亚洲国家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案初裁结果公布后,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Solarworld近期又表示,将在2012年中旬在欧盟发起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而为了抑制德国太阳能产业的增速,新环境部长也对Solarworld可能提起的对中国电池板反倾销提案持支持态度,希望以此减少组件的进口从而减缓市场增速。

虽然关于欧盟反倾销消息甚嚣尘上,但分析师认为,由于影响德国等国家经济和就业等问题,短期内对中国太阳能产品进行反倾销的可能性不大。

若欧盟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则将进一步扩大台湾的代工潮。

日本高额补贴政策

除了各地区双反对台湾市场造成的逆势增长机会,日本的高额补贴政策也将对其造成有利影响。日本已经正式通过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和太阳能补贴政策,光伏发电将实现两倍于德国的补贴,力度达到每千瓦时53美分。

以中美晶为例,目前日本客户订单占出货比重已超过50%,而且由于高效产品单价较高,将为其带来营收及利润的增长。

台湾太阳能企业现状

据EnergyTrend新能源事业处分析师透露,由于代工及日本订单的不断增加,台湾的一线和二线太阳能工厂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其中一线厂商相对于二线厂商,接受的代工订单较少。台湾太阳能电池产能的产能接近8GW,其中2-3成供给大陆订单。

台厂5月份普遍出货状况理想,产能仍维持在八成以上,电池厂也因美国反倾销初判定案持续接获内地厂商代工订单,并借机将现货报价缓步小幅调涨,连带激励矽外延片产品售价走扬。

由于代工单价格较低,除了美国外台湾工厂无法与大陆的低价产品形成竞争,且在欧洲市场尚未稳定前无法大幅度调涨价格,因此营收方面暂时还不会呈现大幅成长。但随着价格的缓慢增长和日本高效产品进口的增加,利好将逐步反映至业绩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