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欧盟抛“中国施压论”光伏博弈白热化

   2013-05-31 PV News
42
核心提示:从首轮谈判的无果而终到如今的初裁在即,伴随大限将至,涉及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各方博弈也日趋白热化。14个欧盟成员国的反对票

从首轮谈判的无果而终到如今的初裁在即,伴随大限将至,涉及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各方博弈也日趋白热化。14个欧盟成员国的反对票显然令一度信心满满的欧委会无法淡定,而把这种“阴沟里翻船”的尴尬单方面归咎于中国施压,只能是自欺欺人。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此番抛出的“中国施压论”虽然看似荒谬,背后的思维却与其炮制“双反”案一脉相承。中方如果仅仅点到即止,批驳“中国施压论”并非难事;但更应揭批欧美长期以来在清洁能源领域给中国乱贴标签、鼓吹“中国威胁”的行径,敦促西方放弃这种动辄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惯性思维,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收获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之效。

欧盟抛“中国施压论” 光伏博弈白热化

欧委会抛“中国施压论”

本月24日,欧盟就对华光伏“双反”建议案召集27个成员国举行意向投票,这也意味着持续近一年的中欧光伏“双反”博弈接近摊牌。虽然最终投票结果将于6月6日公布,但有媒体透露,包括德国等14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还有3个国家“很可能”也投了反对票;此外,法国、意大利等四国选择站在欧委会一边,另有波兰等四国选择弃权。

超过一半的成员国竟然“临阵倒戈”、反对自身的动议,这无疑给了始终对华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一记响亮的耳光。虽然此项投票对欧委会并不具有约束力,但对于欧委会而言仍是一次始料未及的“阴沟里翻船”事件,面上无光自不待言。

面对内部的严重分歧和反对声音,欧委会不首先反思和检讨自身,却倒打一耙、把怪罪的矛头指向中国。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更声言,是来自中国的“施压”才使得一些欧盟成员国反对征税举措,但欧委会仍将独立做出决定。

对于这种“睡不着觉怪床歪”的谬论,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29日晚迅速回应,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就有关经贸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一些欧盟成员国对欧委会就输欧光伏产品等采取的征税措施发表不同意见,这是他们认真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理性判断,根本不存在任何方面施压的问题。欧盟对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只会进一步削弱自身经济增长动力和潜力。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30日也公开表示,中国始终主张通过谈判磋商来解决问题,政府和产业界都已经释放出足够的诚意。现在的形势是,中方该说的说了、能做的做了,诚意已经充分展示了;接下来双方能不能好好坐下来谈,能不能谈得成,能不能避免贸易摩擦的扩大和升级,完全取决于欧方。

指责中国“施压”是贼喊捉贼的闹剧

除了抛出“中国施压论”试图掩盖对华光伏“双反”在欧盟内部不得人心的现实,德古赫特更大言不惭地声称“欧委会的责任就是保持独立立场、抵御任何外部压力,并完全依据证据来维护欧洲、欧洲企业和工人的大局利益”。

那么,气急败坏的欧委会是如何“保持独立立场”的呢?据外媒报道,24日的投票结束后不久,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就开始与至少三个投反对票的成员国举行“紧急磋商”;因为根据欧盟规则,24日的投票不具法律效力,成员国在6月6日前随时都可以改变立场。

于是,“贼喊捉贼”的荒谬一幕出现了:一方面,将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开诚布公、合情合理的沟通交流指控为“施压”;自己气势汹汹跑去跟“不听招呼”的成员国兴师问罪,迫使对方改变反对立场,却还要标榜什么“独立性”。中国和欧委会之间,究竟是谁在搞施压,不是一目了然么?

“中国施压论”的荒谬虽然显而易见,但谬论背后折射的心态和思维却耐人寻味。长期以来,在清洁能源领域,乃至其他正常的经贸领域,一旦与中国出现贸易争端或者纠纷,明明是自己动手在先,欧美却总是惯于将自身扮成受害者模样、恶人先告状,动辄声称遭受中国“威胁”、相关产业被中国打压等等,刻意诋毁、抹黑中国形象,在国际舆论中将中国塑造成“麻烦制造者”。就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始末来看,亦是同样如此,口口声声表示此举是保护欧洲光伏产业免于遭受不公竞争,实质是要“扮猪吃老虎”,令中国逾200亿美元的出口货值蒙受灭顶之灾。

鼓吹“中国经济威胁”成欧美惯用伎俩

“中国施压论”本质上是西方长期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思维的变种。随着中美、中欧经贸合作的深入和人文交流的增加,近些年来“中国威胁论”的调门已经降低了很多,但论调的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经济威胁”“能源威胁”直到如今的“光伏威胁”轮番或联袂出场,而形形色色的“中国经济威胁论”逐渐成为主流。

除了欧盟,美国对于这一套也运用娴熟。奥巴马政府谈及清洁能源政策时,不时扯上中国:要么强调中国是竞争对手,渲染“中国威胁”;要么给中国贴上“不公平竞争”的标签,动辄使用贸易救济手段。究其原因,还在于本世纪以来,中美、中欧之间在加强政治信任上举步维艰,政治互信越来越跟不上经贸合作的大步流星,导致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关系上的鸿沟越拉越大。西方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心态矛盾,既想染指分羹、搭顺风车,又深恐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分割他们的既得利益;既欢迎中国的市场开放,又排斥中国的投资交流。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只想要中国的市场,却拒绝向中国开放他们的市场。为此,欧美动辄将经贸问题做无中生有的政治化解读,给中国扣帽子,甚至上升到所谓“危害国家安全”的层面,而将中国产品或投资拒之门外。

欧盟还需以美为鉴三思后行

都说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内部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可是欧盟委员会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中国有句老话“不转南墙不回头”,也许欧盟只有真的把自己砸痛了才能回头。其实大可不必,建议欧委会看看美国的先例就可以。美国2012年就开始实施了对中国光伏组件的“双反”,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在“双反”关税执行后,许多本来与中国企业结成良好前景业务关系的美国公司,今年以来受损惨重,包括应用材料公司、NRG、通用电气等世界500强的大企业,都无一例外品尝到美国此举损人不利己的苦涩滋味。中国在亚利桑那州两个重要的光伏投资项目,也已因美国“双反”而取消,更令当地损失大量就业岗位和海外投资。

同样,我们说中国与欧美的光伏业完全可以在竞争共处中实现互利共赢,欧委会或许从内心深处就拒绝相信这一说法,笃信“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哲学。那么,同样建议看下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3月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正如报告所言,其“揭示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贸易关系错综复杂和相互依存的本质;同时也清楚地表明,美中都从清洁能源技术的建设性贸易关系中获益”。

报告显示,在清洁能源领域,美国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其公司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在工艺复杂、高性能、高利润的清洁能源产品的产销方面,美国公司超过中国;此外,美国企业在海外的表现也好于中国企业。而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大规模的制造业,而且能够进行部分清洁能源产品的大批量组装。如果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取代传统的贸易顺逆差,能更好地反映中美清洁能源贸易的全貌;“乍一看美国和中国似乎在光伏领域处于竞争关系,其实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虽然报告是就中美两国所作,但上述结论应该也同样适用于欧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