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黄鸣还在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太阳能光伏上面。
在太阳能利用的道路上,条条大路都有坑,而将脚步迈向了光热岔路口的黄鸣,显然是跌得最轻的那一个。
同为太阳能开发领域的焦点人物,同样在困扰中煎熬,相比于施正荣和彭小峰们,黄鸣目前的日子要好过得多。
不同行业
中国太阳能利用领域,一直有光热派和光电派的两条不同线路,如果说光电领域的代表是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光热派则非黄鸣莫属。
“光电派这些年影响比较大,当然代表人物也会多些,施正荣、苗连生、彭小峰都是名声在外,光热派则一直是黄鸣。”黄鸣担任副理事长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一位人士表示。
同为太阳能利用领域,太阳能热水器与光伏产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差别,也许比黄鸣这样的“土鳖”和施正荣这样的“海龟”还要大。
“太阳能光热技术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利用的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利用通常可分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形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姚志豪博士介绍。光热目前在中国最广泛的应用方式就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
与此相对,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的区别就像火车和汽车一样大,”前述业内专家表示,“只是双方都是利用太阳能罢了。”
这一点可以从中国企业面对美国双反之时的表现窥豹一斑。“我们组织反对双反的时候,皇明这样的企业没有参加,因为它们在发电上并没有大的投入。”
事实上,很多人无意中忽略的现实是,皇明在光伏上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盘算。
2000年,黄鸣曾周游多国,考察过光伏市场和技术,预料光伏市场一定会有大的发展空间,但当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没有投资,一直在观望市场。
“别人会觉得,光伏产业就是高科技,而光热就是晒水的,其实不然,”黄鸣对热水器行业所谓低端的看法不以为然。在他眼里,皇明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皇明集团已经进入光伏发电、海水淡化等领域,且都是“自有核心技术”。
不同选择
如果有人将黄鸣与施正荣相提并论,会发现在太阳能岔路口的偶然选择,成就的是两种不同的发展之路。虽然他们俩都是太阳能行业昔日的骄子,今日的焦点。
黄鸣生于1958年,比施正荣大5岁,也许是巧合,黄鸣对光伏的考察同样比施正荣早5年。
2005年,施正荣领导尚德电力募集8000万美元资金上市,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由此,施正荣个人也登上中国富豪榜榜首。而黄鸣坚持自己在2000年对光伏行业的长久判断并没有错。
在中国太阳能领域,黄鸣无疑是先行者,1988年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设计出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开始,走上了光热之路的黄鸣今天的压力要比在岔路上驶入光热的同行们幸运得多。
当日后风光无限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刚刚起步之时,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的黄鸣已经功成名就,2004年,“皇明”品牌价值达51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基地和清洁能源供应商。
黄鸣也曾经落在施正荣的后面,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在2006年获得了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称号,2010年,黄鸣得到了该奖项中的创新奖,幸好这次时间差距仅有4年。
现在看来,显然,黄鸣的确没有错。时至今日,他仍然认为自己在光伏领域的预见比尚德要早,“我们是教授,尚德是学生”。
关于进军光伏领域,一件事情可以说明他的坚持。当年,在光伏行业还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之前,黄鸣的两位副手曾经力主进军该领域,被否决之后两人愤而离职。
不同结果
皇明在太阳能行业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其实就是这个行业成功的秘诀。
与光伏行业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投资门槛相比,黄鸣选择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门槛低得多,风险同样小很多。
优势很多时候和劣势是孪生兄弟,正因为门槛低,小散乱、争相上马成为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生产规模小、傍品牌、甚至是无品牌的小企业混杂其中,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无法令人满意,在产品的材料上,是能省则省,往往粗制滥造,没有过硬的安装技术,做的是“一次性买卖”。良莠不齐的状况给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忧,由此造成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整体满意度持续走低。
5年之后,黄鸣的皇明和施正荣的尚德,同为太阳能行业标杆的两家企业正遭受着不同的行业之痛。
当年的“学生”随着行业的过山车大起大落,“教授”则利用未在光伏领域大规模发力的结果而免于被大浪吞噬。当年的明星企业们在不同的道路上沉浮。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1/3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以多晶硅为例,自2011年9月以来,国内80%中国企业已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
同样,光热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由黄鸣发起的揭批行业潜规则风暴愈演愈烈,谁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别人会觉得,光伏产业就是高科技,而光热就是晒水的,其实不然,”黄鸣对热水器行业所谓低端的看法不以为然。在他眼里,皇明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