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下一站:配额争夺战

   2013-07-29 深度报道
48
核心提示:持续一年的中欧光伏案终于峰回路转。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宣布其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贸易救

持续一年的中欧光伏案终于峰回路转。7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宣布其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贸易救济调查机关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已达成价格承诺。在国内各方均表示“欢迎”的同时,业界也有声音称,出口数量的限制或将加剧企业间的竞争,由此将引发光伏行业的整合提速,更多小企业或被淘汰出局。

价格承诺符合大部分企业意愿

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从6月6日-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按规定,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平均税率将升至47.6%。随后,中欧双方开启了密集的谈判动作,紧张气氛不断升级。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受折磨的当属那些涉案的光伏企业,期间很多企业都悲观表示:“欧盟的‘双反’意志已定,非常有可能进一步抬高‘双反’税,而这对于中国光伏行业而言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庆幸的是,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日前,机电商会宣布中欧光伏案已达成价格承诺,并介绍说,共有95家中国企业参加此次价格承诺谈判,“价格承诺结果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中欧双方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同日,机电商会连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联新能源商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五家行业组织发表声明称,双方就解决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一致,是互利双赢的结果,有利于中欧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共同发展,也为中欧双边经贸关系营造了良好环境。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谈判结果积极、富有建设性,充分展现了双方务实、灵活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同时指出,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是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

“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通过对话与其磋商解决光伏贸易摩擦,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沈丹阳说。

光伏企业保住欧盟市场

正如沈丹阳所言,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市场,数据显示,其占比超六成。所以,这一次价格承诺的达成,则意味着最大的市场得以保住。

看到这样的结果,一直处于焦虑中的光伏企业自然是感到最轻松的一方。昨日,国内光伏巨头英利集团媒体负责人王志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对此结果表示欢迎,“这是国家、行业协会和光伏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新的规则之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并进行一定的调整”。

其实,包括英利、晶科能源这样的业界大佬在内,它们虽然有过对“欧盟高额关税”的担忧,但对欧盟市场却一直保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

“欧盟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市场,启动较早,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都很完善,当地的居民环保意识很高,普遍接受能力很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欧洲市场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销售网络体系,这些也正是相较于在别的市场发展的优势。”王志新解释说。

卓创资讯能源分析师王晓坤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开辟市场已经很久,“和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于它们的客户,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而且,相比之下,欧盟的光伏市场在运营机制上较为成熟”。王晓坤说。但她同时指出,“近来,欧盟的光伏电价补贴有所减少,市场增速放缓,前景并不是很好,而这也正成了中欧光伏案的导火索”。

对此,作为企业方,王志新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补贴价格下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经过十年的发展,光伏产品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光伏已经逐渐平民化,补贴逐渐退出是很正常的。而且,光伏走向市场化也是必然且非常好的发展方向。”王志新说。

光伏产业将面临加速整合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机电商会宣布“达成价格承诺”的消息时,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光伏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承诺水平。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向媒体介绍称,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而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不便透露。另据光伏企业介绍,详细的价格承诺及出口量数据将于8月6日前后公布。

但很显然,出口量将遭到“限制”,有业界观点预测,收缩的出口市场势必将催生更加激烈的企业间竞争,而在这场“配额争夺”战中,大企业对欧盟的出货量下滑有限,而小企业将要吃很大的亏,它们的份额可能会被挤占。

王晓坤分析说,和大企业相比,小的光伏企业由于没有规模优势,生产成本高,“加之它们的生产设备落后,产品不容易被客户信赖,争夺战中势必处于弱势。所以,很多小企业很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她同时强调称,“这并不是件坏事,整个行业将借此进入整合加速期,以最终实现规模化、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而这也正是国家引导的行业方向”。

其实,从国家层面上讲,对于光伏行业的整合早已下定了决心。虽然本月中旬,“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2015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从21GW提高到35GW以上,但该意见同时还强调,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就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预测,未来的市场格局会是,上游多晶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形成5-6个多晶硅集团,中小企业被淘汰;中游形成4-5个电池组件集团;而下游将有数量相对较多的光伏电站建设、设计和运营企业。

事实上,国内的光伏企业面对收缩的欧洲光伏市场,早已采取了应对措施。据王志新介绍,英利正在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而这一点从近来的几组数据就可以看出,去年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到英利产能的62%,今年一季度下降至53%,预计二季度下降到30%-35%,全年平均将下降到40%。

与此同时,英利正在向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发力。据了解,为了规避高额“双反”税,该公司已经谋划在东南亚等地区建设新厂,而且现在已经选好了厂址。另外,未来,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中南美洲国家都将成为英利出口的重点地区。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而言,35GW的国内市场规模更有诱惑力。为了赢得市场,英利提出了向下游电站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该公司董事长苗连生表示,2013-2017年,大力推进电站建设,重点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河北、河南等地开发地面电站,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也有同样想法,该公司目前也在积极投资开拓光伏下游市场,并立足制造本业,计划将公司转型为全方位的电力解决方案供应的能源型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