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组件商掀起光伏电站投资热潮

   2013-01-14 环球光伏网
45
核心提示:一边是组件市场的大萧条,一边是光伏发电站需求渐暖。眼下,组件商正掀起一股光伏发电站投资热潮。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简称力诺

“一边是组件市场的大萧条,一边是光伏发电站需求渐暖。眼下,组件商正掀起一股光伏发电站投资热潮。”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简称“力诺集团”)市场总监刘建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光伏组件市场“亏”声一片不同的是,光伏发电站使用寿命一般为25年,投资回报稳定。

国内光伏发电站市场逐渐兴起,似乎让组件商看到了解困的希望。在我国光伏行业遭遇欧美双反、出口下降之时,众多国内企业把国内市场看做摆脱困境的“救命稻草”。

组件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在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转型和创新已成为光伏企业重回巅峰之路绕不开的话题。从卖组件到建光伏发电站,成为多数光伏企业的新选择。有分析人士认为,光伏发电站建设成为光伏企业转型的突破口。

“通过延长产业链、涉足电站的投建,既可消化滞销的光伏组件,同时又可获得稳定的利润,光伏企业已把电站项目作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作为光伏产业的下游领域,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对于撬动光伏市场容量、消化光伏组件有重大意义。

事实上,在光伏行业链上,光伏发电站已经成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部分。2012年3月以来,已有7家A股光伏组件企业公告投资光伏发电站,包括航天机电、拓日新能、中材国际、阳光电源、综艺股份、中利科技等。

除此之外,润峰集团与陕西省白河县政府签署10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协议;力诺集团启动了第一个电站项目;无锡尚德与苏美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国内的光伏发电站开发;浙江宁波1000千瓦光伏发电站在宁海物流中心正式并网发电……记者在采访中得知,2012年光伏发电站的安装量为5吉瓦,比2011年翻了近一倍,而去年获批的“金太阳”示范项目也达到4.54吉瓦。《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2015年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1吉瓦以上,2011年全球的光伏并网安装量也不过28吉瓦,而到2020年,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达50吉瓦。有专家认为,今后五年和十年的光伏系统安装量会大大超过当前制定的总量目标。

让光伏企业重燃希望的是,处于下游光伏发电站的国内市场在多个政策利好下开始启动。2012年12月19日,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国务院一方面强调在 市场倒逼机制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

去年对光伏行业调整的支持政策不止于此。国家电网公司也公布了《做好分布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提出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只需申请,无需费用,并全额收购发电量,意图逐步扫清并网障碍。

实际上,光伏产业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期需要国家给予重点关照,在商业化运作模式未完全实现前,上、中、下游都需要国家补贴政策的关注,光伏组件制造企业和光伏发电站的补贴应当同步实施。“不过,补贴标准、补贴细则、受惠企业、资金发放流程、监察管理等相关政策应及时完善,从而确保补贴政策及时有效。”沈宏文向业界呼吁要尽快出台光伏政策细则。

随着政策利好消息的不断释放,光伏企业终于看到了曙光。[page]

专家提醒谨防“一窝蜂”跟进

光伏组件市场一片萧条是由于当初疯狂的扩张产能所致,对于这股从光伏组件涌向电站的大军。“如果整个行业都一窝蜂转向了电站领域,突围的道路必然不会平坦,甚至会有恶性竞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组件商一窝蜂进军光伏发电站领域表示担忧。

企业大刀阔斧进军电站,一方面可以消纳产能,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很好的收益。但业内人士担心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的“中国光伏发电站过剩”,这种想法不是空穴来风,有前车之鉴。

事实上,进军光伏发电站主要是为了消化工厂的部分库存,但是发展太快,光伏企业很可能库存问题没解决,又给自己设置了新的资金“地雷”。而光伏企业在产品方面各自竞争优势不大,在终端电站开发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专业的经验,目前发展趋势令人堪忧。

一个光伏发电站建设需要从电站审批、规划、设计、施工、投资管理、接入电网等一整套流程。甚至有专家建议,中小企业即使从组件跳入电站领域,也不要一下子跳到整个项目的投资上,可以先做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电站建设。毕竟,运营一个电站远非单纯制造组件可比。

在刘建力看来,组件的制造与电站工程的投资是两个行业。技术上的障碍尽管不大,但电站建设需要大量不同行业的专业人才,比如电气设计、结构设计、造价测算、土建设计、土建施工、项目融资等专业人才,多专业多学科的组织、分工、协调难度更大,一般组件生产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有专家认为,2013年是光伏行业进入一个深度的产业调整期。“虽然在政策层面上努力控制产能,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对短期内的产能失衡并不会立马解决,产能失衡的调整还需要经过2013年这个过程。”江苏省光伏行业协会前秘书长魏启东表示。

沈宏文对国内组件商进军光伏发电站领域给予了肯定。在沈宏文看来,光伏组件商早就应当涉足光伏发电站领域,这不仅符合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鼓励及支持。

实际上,健康的产业链条应当是上、中、下游全面发展,而我国光伏产业长期以上游主导的发展模式有失偏颇,给结构失衡、产能过剩、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埋下伏笔。“组件商批量进军光伏发电站仍存在诸多风险,资金安全、盈利能力、并网措施等问题较为突出,相关企业还应量力而行、深思慎行。”沈宏文分析认为。

“尽管光伏发电站从长远来看市场前景巨大,但眼下却难解光伏组建件产业之困。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调控,防止光伏发电站市场的无序发展。如果组件制造商都转向光伏发电站,这一领域必然会重蹈组件市场的覆辙。”孟宪淦善意地提醒。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