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低谷的国内光伏产业,正面临外资巨头低价收购的危险。
近日,德国太阳能龙头企业“SMA太阳能科技集团”宣布已经完成了对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股权的收购。
在中国光伏产业由于受到“双反”等因素的冲击而哀鸿遍野之际,此次并购让外界充满了疑惑和猜疑。
有业内人士表示,适当引入竞争有利于产业发展,但如果类似收购行为进一步扩张,有可能导致国内优秀光伏企业被外资收购,控制国内市场。我国企业和政府在解决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同时,应警惕外资巨头对中国光伏产业链进行收购和战略布局。
意在进军中国市场
据记者了解,全球光伏逆变器巨头SMA Solar Technology AG在去年12月20日已与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同,收购其72.5%股权。
业内人士认为,此项收购标志着占有全球市场40%份额的SMA正式进军中国逆变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SMA是全球逆变器市场和技术的绝对领导者,鼎盛时期,SMA曾经占据超过70%的全球市场,虽然目前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40%左右。
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忧,这次收购可能对年轻的中国逆变器行业造成长远的损害。SMA通过并购消除了竞争威胁,同时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并通过并购本地企业解决潜在的市场准入门槛。
SMA的首席执行官Pierre-PascalUrbon此前在新闻稿中曾表示,在未来数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SMA未能全面进入该市场。此次收购在SMA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
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表示,SMA的本次并购可以在局部市场上起到消除竞争威胁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并购,SMA就可以通过兆伏爱索将逆变器产品销售给国内光伏项目,从而间接拿到中国政府补贴,真正进入中国市场。
“双反”大棒下趁火打劫?
去年以来,欧美光伏企业推动“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企业集体陷入低迷,对于SMA与兆伏爱索的这起并购,选在中国光伏企业最困难的时机,“低价抄底”使得外界对其产生质疑。
据记者了解,兆伏爱索的企业价值确定为3.19亿元,扣除约1亿元左右负债后,SMA所收购的72.5%股权价值约1.6亿元。
“这么低的价格拿到兆伏爱索这种占国内10%〜15%份额的公司,可以说是白菜价格。”余文俊认为,中国的光伏市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出现快速发展已经是毋庸置疑,欧美“双反”所造成的国内行业困境,显然为德国企业来华收购提供了更大的议价空间。
余文俊进一步表示,此后,更多的逆变器企业很可能会步其后尘。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澄表示,德国企业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收购是西方垄断资本一贯打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通常做法。经济萧条时,西方国家普遍举起了“双反”的大旗,对中国光伏企业设置了很多外贸的壁垒,导致中国企业经营困难。
刘澄进一步表示,这时候,西方垄断资本杀一个回马枪,以低价的形式获得了中国企业的控制权,导致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光伏企业就这样被西方的垄断资本所控制。
然而,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看来,收购是把“双刃剑”。目前还很难说影响怎么样,适当地引入一点竞争,对锻炼光伏企业的成长会有好处。但是类似的收购行为,如果进一步扩张,就会导致比较好的光伏企业被国外收购。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都可能有。
警惕外资战略布局
事实上,随着国内市场的快速启动,庞大的中国市场无疑也将是全球光伏企业的必争之地,此次收购为中国的光伏企业敲响了警钟。
高盛报告甚至指出,2013年,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8.0GW、9.0GW、10.0GW,即使以保守方式估算,按8元/瓦计算,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光伏市场总量分别为640亿元、720亿元、800亿元,三年市场总量将高达2000多亿元。
而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除了具有直交流变换功能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的功能。
据业内人士透露,光伏逆变器的成本在光伏项目中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10%。即使按逆变器占整个国内光伏市场7%的比例计算,逆变器市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45亿元、50亿元、56亿元,三年市场总额达200多亿元。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加之当今中国政府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在全球市场中居于较高的水平,势必对外企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虽然,近年来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的逆变器行业也在迅速发展。但国内领先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行业不同,国内逆变器企业仍处于成长期,国际竞争力不强,所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超过10%。
相关业内专家表示,去年以来,由于贸易摩擦与产能过剩,国内企业更多地看到短期市场窘况,急于退出光伏产业,使得国外的企业有机可乘。虽然目前来看,由此引发并购潮的可能性不大,然而,行业的整合和并购是大势所趋,即使外资不进入,国内企业也将出现整合,淘汰落后产能。
上述专家进一步表示,企业和政府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仍要警惕外资巨头对中国光伏产业链进行收购和战略布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