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多晶硅光伏行业需整合以自强

   2012-11-13 中国有色金属报
45
核心提示: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商务部将从即日起对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商务部将从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多晶硅进口产品的倾销、补贴情况及其对中国同类产品产业造成的损害进行调查,并依法做出公正裁决。另外根据国际贸易原则,从立案到初裁一般要历时3个月的调查期,被“双反”国企业往往会趁机突击出口,为了堵住这段空档期,中国企业还向商务部提交了立案之后的追溯征收申请。

9 月17日,国内4家多晶硅制造企业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洛阳中硅和重庆大全新能源代表国内产业发起申请,要求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在此之前的7月20日,商务部发起了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

据商务部最新公告,三案将进行合并调查,累积评估上述三国(地区)进口被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业内分析人士称,商务部决定立案更多的是考虑对欧盟施压。虽然贸易战必定是双输的结局,但在目前情况下,作出反制措施已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证据确凿 困局之下的治标之策

中国已建成规模以上多晶硅项目超过40家,2011年总产能近15万吨,是多晶硅生产第一大国。但是目前,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几家勉强开工,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多亿投资,造成失业人数5000人以上。与此同时,据最新海关数据,今年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64496吨,同比增加近33%,已超过去年我国全年的进口总量,而在价格方面,同期累计平均进口价格26.44美元/千克,同比下跌61%。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三头在外”,这三头指的是原材料、市场以及核心技术。其中原材料主要指的就是多晶硅。而国外原料商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地位上的优势,在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就拼命提高价格,而在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就拼命压低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形势及市场环境下,今年8月,包括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在内的国内四大多晶硅企业向商务部提交申诉,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而此前,上述4家企业也向商务部提出了对美国及韩国多晶硅的“双反”申诉。目前商务部对于美韩的调查已经在进行中。

国内企业此次对欧盟的“双反”指控并不是空穴来风。以目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来看,欧盟的补贴正是其低价竞争的重要推手。据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标锦介绍,德国就出台了“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投资赠款,多晶硅投资者根据其所处的“激励地区”及企业规模而不同,大型企业能够得到的资助,最高可达投资成本的30%,中型企业最高可获得40%,而小型企业最高可获得50%。此外,德国还出台了东部地区“投资津贴”项目,2001年以来,德国企业瓦克化学(WackerChemieAG)由此陆续获得了多笔补贴,总额高达4亿欧元。此外,还有多笔政策性贷款,贷款本金总额为8.5亿欧元。

在行业市场萎靡的背景下,来自竞争对手的低价竞争让中国多晶硅企业苦不堪言,“停产”已是普遍状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 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 80%。

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次对欧盟的“双反”共涉及10家欧盟多晶硅企业:德国5家,意大利3家,法国和西班牙各1家。其中,进入中国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德国多晶硅巨头瓦克化学。以2011年为例,瓦克向中国出口了接近1万吨多晶硅,占其总出货量的20%左右。

目前,全球经济处于萧条衰退期,欧盟几乎已深陷欧债“泥潭”。站在欧盟成员国的立场而言,其政府对某一行业领域给予补贴,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不应当也不能成为其向其他地区“倾销”产品的理由。商务部此次“双反”调查,可谓有理有据,但其效果还有待考量。

对于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多晶硅“双反”调查,中金研究报告认为,“双反”短期内可缓解尚未停产企业经营压力,但价格反弹幅度将十分有限,中国商务部此次 “双反”调查将为期1年,预计未等“双反”出结果,所有国内已停产产能和部分仍在挣扎的产能就将先行退出市场,而淘汰落后产能也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性调整方向。因此“双反”的真正意义在于遏制别国对我国出口光伏产品的类似制裁。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虽然贸易战伤人伤己,但这是目前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欧盟对于中国多晶硅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基本与美国相同。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措施,至少会起到抑制作用。”

因此,商务部对欧盟太阳能多晶硅“双反”调查,对于国内的光伏企业行业来说,不过是一盒“治标”的“西药”。因为即便最终对欧盟多晶硅企业征收高额税率,对中国多晶硅行业企业所提供的“正能量”不会太大,最直接的结果也就是能够缩小欧盟多晶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削弱其定价权。[page]

政策救市 竞争之下需公平之光

中国是多晶硅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占总量约55%,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大约8万吨,而同期,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 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受到进口冲击影响,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千克。

事实上,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光伏市场就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太阳之“能”也不再炙手可热,随之而来,多晶硅价格也一路向下、跌跌不休。但与此同时,2011年国内多晶硅当年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2%,硅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本应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但为何国内多晶硅产业自2011年以来陷入大规模停产境地呢?国内多晶硅生产商、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何宁表示,这与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原产自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绝对数量增长了272%,进口价格则下降了75%;2012年1~6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进口绝对数量增长了34%,进口价格则降49%。

何宁说:“由于欧盟多晶硅的进口价格不断大幅下降,国内多晶硅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保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随之降价,这导致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乃至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成本差整体跌幅达到89%,2012年1~6月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 94%。

目前,世界主要的多晶硅企业都在采用GTSolar公司的多晶硅炉生产多晶硅,而采用GT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 30美元/千克左右。这也就是说,如果多晶硅的销售价格低于30美元/千克,企业基本上无利甚至在亏损。而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平均售价为27.5美元/千克,这一价格也进一步说明了,欧盟进入中国的多晶硅产品是在接受了其国内补贴的情况下,在中国市场的倾销行为。

对此,何宁表示,对欧美韩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是避免国外产品垄断、漫天要价的需要。如不及时制止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和补贴,一旦国内产业受到严重伤害,原材料话语权又完全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的话,未来多晶硅价格难以想象,太阳能中下游企业的商业安全和利益将遭受严重威胁。

弘亚世代光伏分析师张虹表示:“此次‘双反’立案对国内较大规模的多晶硅企业是有利的,可以减少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减缓亏损的速度。但对小的多晶硅企业而言,或已经没有竞争力,或已经停产了,商务部的立案调查乃至征税,并不能使它们起死回生。”

针对多晶硅产业下游企业担心一旦商务部提高进口多晶硅的关税,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的问题,何宁说:“国内下游企业目前遭遇的困境并不是由原材料成本上涨造成的,而是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举个反例说,目前多晶硅20美元/公斤下游厂商在亏钱,三四年前价格是200~300美元/公斤,厂商为什么反而赚钱呢?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产业的长远利益。中国光伏产业只有牢牢把握原材料的话语权,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使产业实现长久健康发展。当下游产业伙伴不得不继续履行和国外厂商签订的高价多晶硅长期合同,或不得不支付巨额合同罚金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谁才是真正可以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国货自强 整合实乃治本之道

目前,究其造成国内多晶硅行业“哀鸿遍野”的原因,除了国外低价多晶硅的冲击之外,还有就是我国多晶硅企业多数停留在粗放生产、竞争力不高的阶段,以及前几年的过度投资、盲目扩张、业内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失误导致产能过剩,加上日前下游光伏行业需求的疲软更是严重挫伤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发展势头。

如今多晶硅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亟待调整,借此“双反”调查之际,国内多晶硅企业可以迅速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摆脱经营困境。目前国内多晶硅产量集中度较高,7成以上被行业前4、5家企业所把持,而其应对国外多晶硅企业的经验不足、实力不够,“大而不强”的局面亟待做出调整。从结构上看,多晶硅太阳能的成本控制已到尽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有相当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而非晶硅的薄膜太阳能则尚有较大成本下降空间,未来大有市场潜力。此时出台“双反”调查有利于保护国内重点多晶硅企业,加速其优化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

而身处多晶硅产业下游的光伏产业,其需求发展决定了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及多晶硅市场价格。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一直都是“三头在外”,即光伏产品主要依靠出口、生产原料和关键设备则依赖进口,这种格局是不健康且脆弱的。其对上游多晶硅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如能打开光伏发展的国内市场,不仅仅是为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将提振国内多晶硅市场。

好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层面正在发力开启国内市场扩容。首先,温总理今年7月份在江苏调研时曾指示,对于光伏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应通过行业整合以及兼并重组来解决。其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将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达到1000 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第三,国家电网也于日前宣布,对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且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屋顶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提供系统接入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免费服务。这充分表达了政策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明确意图。

对于产业发展,张虹表示说,“不论是此次对欧盟多晶硅产品的‘双反’的调查以及之前对源自韩、美多晶硅产品‘双反’调查的立案,还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发电的相关政策的出台,都可以增强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光伏行业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光伏行业正经历整合,大的企业需要慢慢恢复,小的企业需要另谋出路。”整合会给国内多晶硅光伏行业带来阵痛,但却是其自强的根本之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