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尚德当年不为人知的“美国行动”

   2013-08-14 环球企业家
47
核心提示:似乎是为了给新能源先生奥巴马的首次访华送上一份礼物。在这位美国总统于2009年11月15日深夜11点抵达上海后的第二天,在中美绿色

似乎是为了给“新能源先生”奥巴马的首次访华送上一份礼物。在这位美国总统于2009年11月15日深夜11点抵达上海后的第二天,在中美绿色科技高峰论坛上,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宣布将在美国建设首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这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新工厂,具有3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占尚德总产能的3%),预计在明年底投产。同时,尚德电力也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设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

尚德选在此时宣布这一大动作可谓用心良苦。2009年8月以来,德国太阳能企业试图发起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而伴随奥巴马访华让中美能源合作快速升温,美国的主流媒体开始毫不客气地批评说,美国做大的新能源蛋糕只不过是中国企业在欧洲之外又一个摧城拔寨的阵地而已。

来自欧美市场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再也没有哪个行业如光伏产业这样能代言中国制造业的冲击力了。2008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G瓦,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基地,也是第一出口大国(超过九成出口海外)。保守估计,德国市场占到中国出口三分之二以上,加上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整个欧洲市场占中国出口近九成。而美国则因奥巴马对新能源的极力推动,而成为中国太阳能企业瞄准的下一个“欧洲”。

针对价格低廉的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指控,让中国的光伏企业陷入了异常被动的地位。尽管施正荣曾两次代表中国企业飞赴欧洲与当地企业协商,但对方似乎总有言之凿凿的理由,而施正荣则只能反复重申“不要忘记中国光伏企业所用的原料、设备都是从欧洲和美国进口的”。施肯定也不愿在一个刚刚开始开拓的市场出现同样的“敌意”。

此时宣布在美国建厂的消息就成为施正荣对欧美质疑的强有力回击,“这说明我们也在为美国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哑口无言!”在11月22日的一个公开会议上,施正荣颇为激动地说,这一发言显然赢得了共鸣,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们不仅要在美国建厂,也在考虑在欧洲建厂。就是出于政治原因,要让他们无话可说。”施正荣对《环球企业家》表示,这么做“都是为了这个行业”,且目前看来此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尚德选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新工厂将在当地雇佣75位蓝领工人,主要负责将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硅片板焊接组装起来。“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是带动系统安装等后续环节的就业机会将很多。”一位尚德电力人士说。

无独有偶,在施正荣宣布此举的两天后,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即向《环球企业家》透露,其在美国工厂的选址已经敲定。一时间,国内两大光伏巨头的美国建厂计划纷纷步入实质性阶段,“这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资深光伏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说。

实际上,从尚德开始着手准备美国建厂到正式对外宣布动工,中间仅有3个月时间,“任务非常紧急”,一位尚德电力的高管告诉记者,美国建厂一事在公司内部酝酿已久,“一直在选择合适的时机”,直到今年8月份才开始真正动手。其时正是中国深陷美国轮胎特保案后,部分欧洲太阳能厂商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之时。

美国梦

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厂建在海外,这不仅对尚德来说是第一次,对整个新兴的中国光伏行业来说也是首次。3个月的紧张筹备期对于尚德来说是一个极大考验。“任务紧急,公司各个层面都在高度重视。”上述尚德高管告诉本刊,这并非把中国生产工厂的经验复制到美国那么简单。尚德在无锡专门成立了筹备工作组,对美国的法律法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产业内部的成熟度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最后形成了几套实施方案,直到10月底才选定最终实施方案。

中国的光伏产业以配套能力强著称,但在美国,中国企业的供应商在哪里?劳动力成本也那么高,都需要换种角度来思考。上述尚德高管告诉《环球企业家》,在国内是优势的到了美国就不是优势。如果将原材料都从中国运输,那又是一笔高额的运费;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拿块地可跟国内不一样”。

如今,欧洲各国的光伏补贴正在逐年下降,国内市场迟迟不见起色,完全依靠德国、西班牙等国政府补贴的中国光伏产业前景堪忧。随着奥巴马这个“新能源总统”的上台,今年5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划拨4.67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用于地热和太阳能项目的开发,中国光伏企业相信,伴随政策鼓励而生的美国市场正在成为未来最有前景的新兴市场。“在美国建厂一可以缓解贸易摩擦,二可以让终端产品靠近终端市场,三还可以在当地增强广告效应。”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向《环球企业家》表示。

看到这一机会的不仅仅是尚德。英利集团也企图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纳入其全球第一个海外工厂的目的地。苗连生告诉《环球企业家》,之所以选择奥斯汀,是因为那曾是被石油污染的城市,“我们在那里做太阳能,是希望能弥补很多东西。”为了扩展美国市场,英利今年7月已经在旧金山和纽约设立了两个地区总部,作为进军美国的基地。据国外媒体报道,其在德州的新工厂的投资将在2000万美元左右,预计将雇佣300人左右的当地工人。

位于阳光普照的德克萨斯州中部的奥斯汀也是尚德的选择之一。尚德旗下的美国合资公司Gemini Solar曾宣布将在这里建立一座3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2010年底建成后可望为奥斯汀市5000户居民提供太阳能电力。

实际上,对尚德来说,美国并不陌生。在尚德的海外销售收入中,有10%来自北美市场,这一比例已经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厂商。其在美国的销售团队也达到了50多人,美国分公司的员工中还有前美国太阳能协会的会长。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11月19日,尚德电力公布了其第三季度业绩,总收入4731万美元,纯利润2980万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但净利仍下滑了30%。尚德在艰难挺过了遭金融危机重创的今年前三季度之后,今年四季度又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光伏行业的冬天实际上并未过去。其它光伏企业也都在抓紧时间准备迎接又一个冬天。

若再考虑到高额的劳动力成本、全新的供应链关系、高额的资金负担、陌生的法律环境,尚德接下来还需要面对更多的考验。对施正荣和随后的英利而言,能在这个特殊时刻决定把工厂搬到大洋彼岸,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