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危机下产业发展的三大走势和措施

   2012-11-29 solarF阳光网
47
核心提示:在光伏危机下,产业也逐渐呈现市场本地化、信贷惯性化、招标锁定化三个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均不利于产业的规范和困境的突围。

在光伏危机下,产业也逐渐呈现市场本地化、信贷惯性化、招标锁定化三个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均不利于产业的规范和困境的突围。

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本地化条款伺机欲出。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对该产业也表现出极大热情,正在加大扶持力度,力助产业走出困境。国家大力启动国内市场,将极有可能引燃地方政府的本地造热情,因为光伏电站建设首先要经过地方审批,然后才向国家能源局申报。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在电站审批等方面可能会优先本地企业,甚至会对电站建设方提出产品“本地化”要求,这无疑不利于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甚至可能会催生一批新生光伏企业,加剧产业困境。

金融信贷收紧,融资呈现惯性化。如前述,光伏企业实力相当,且普遍存在债务高企、现金流吃紧等问题,谁能获得信贷支持,谁就能在这场拉锯战中取得先机。而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对大型光伏企业普遍存在大额贷款,企业破产也会造成其坏账损失。为了不使自己的前期投资打水漂,金融机构将可能继续对其老客户进行授信支持,以支持其在整合中能够存活或胜出。如近期媒体披露的,国开行将对我国“六大六小”光伏企业进行支持,这12家企业多为其此前授信的对象。但这可能导致我国一些优势企业较难获得银行融资,也不利于部委相关产业政策的协同。

大型发电集团涉足制造业,组件采购凸显锁定化。大型光伏发电集团是未来光伏市场的主要开拓者,以全国电站建设最快的青海格尔木地区为例,在2011年新并网的583MW电站中,五大发电集团(国电、华能、华电、大唐和中电投)旗下的企业占据了63%,而民营企业仅占12.5%。大型发电集团实力雄厚、电站运作经验丰富、且有发展新能源的需求,在申请电站“路条”中也有优势,是未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主体。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现在这些发电企业均有不同程度涉足电池制造业。如国电和中电投已涉足从硅料到电池组件的制造环节,大唐、华能和华电也正在酝酿进入光伏电池制造环节。但发电集团的涉足主要为其下游电站开发进行配套,并无意大力向制造环节拓展,其结果是其产能将锁定国内大部分光伏市场,直接造成光伏企业国内市场份额的降低,这无疑会加剧光伏企业困境,也不利于光伏成本的下降。

应对措施和建议

政府对新能源的推进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应统一认识,切实提升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以规范市场和扩大国内应用市场为抓手,力助产业走出困境。首先,要充分认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切实在国家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中予以统筹考虑,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解决产业在发展中所涉及的难题,如补贴资金来源、光伏电站并网运营等。其次,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管理,明确产业管理分工,形成合力。由工信部负责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国家能源局负责光伏产品应用,扩大市场,其他部委根据其职能进行协同配合,切实解决产业难题。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多部委联系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从各个层面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设置行业门槛。通过提高光伏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检测认证水平等手段,加快实施一些强制性标准,卡掉部分落后产能。为实现满足相关标准的产品才可进行电站项目招标,可考虑树立一批光伏优质产品,优先安排推广通过认证的产品在国内应用市场和出口。二是扶优扶强,通过从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估,建立重点企业保护机制,给予通过评估的企业在金融信贷、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扶持,避免信贷的狭隘化,以确保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探讨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引入第三方对企业或产品进行监管,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如引入信用保险机构对光伏产品进行承保,政府主要做好标准检测认证等配套服务工作,给予体质良好、产品性能优异的企业较低的保费,促使其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金融机构也可根据企业的承保评级开展融资工作,消费者也可更放心使用保期长达25年的光伏产品。

支持兼并重组。鼓励大型国有资本(特别是发电集团或能源企业)进入光伏企业,依靠国有资本进行大规模整合重组,以达到规范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引导产业转移。鼓励企业到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欧美国家或制造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地区建厂或并购,实施全球产业布局,让产品充分靠近终端市场和规避国际贸易壁垒。

扩大市场。市场启动应与产业规范相结合,与节能减排、扩大内需、环境改善相统筹。

做好扩大市场的配套服务工作。明确装机目标以稳定市场信息,加快落实电站申请、建设、补贴和并网等实施细则,简化并明确项目审批和并网程序,确保建成的电站并网运营,补贴资金按时发放,严格电站招标程序,确保只有通过检测认证的产品方可参与招标,严禁设置本地化门槛。

完善补贴机制,争取补贴覆盖电网、调峰电源等企业,以充分激发其积极性。也可考虑强约束机制,对电网公司每年要求采购一定额度的光伏电量,对发电企业要求配套一定额度的调峰电源等。

大力推动分布式电站建设。在用地负荷附近建设光伏电站,发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如鼓励在工商业用电价格较高的园区集中建设连片光伏电站,鼓励在学校、医院、机关大楼等公共建筑建设大型屋顶电站,要求新建或改扩建小区根据建筑面积建设一定比例光伏屋顶,争取将太阳能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鼓励其进入千家万户等。

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充分利用西北部地区丰富的日照和土地资源,在电力接纳条件好的地区组织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做好协调电源和电网建设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在西北部地区布局。

优化市场布局。通过政府合作项目,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利用现有渠道和贸易壁垒规避手段,巩固现有市场,争取做到新兴市场、现有市场、国内市场三三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