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初裁结果:从6月6日起,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欧委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在短期内保证光伏产品的稳定供应,欧委会决定分两步实施临时性关税。自6月6日起,欧盟将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月6日后税率将涨至47.6%,其间平均税率为37.2%-67.9%。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说,中国政府和产业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表现了极大诚意,做出了巨大努力,欧方仍执意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税措施,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在对欧盟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的同时,正积极努力寻求应对措施。一些企业明确表示,将专注于提高自身产品技术水平,把精力用在企业发展上,使企业真正把光伏电池生产技术提升到世界前列,打造坚强的中国光伏产业。
反倾销税打击中国光伏企业
据报道,如果欧盟和中国政府在6月6日起的两个月内未能在相关谈判中达成和解,自 2013年8月6日起,反倾销税率将上调至37%-67%。欧盟将在最晚2013年12月5日决定是否对上述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固定关税。
“无论税率是高还是低,我们都不接受这样的裁决!”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梁田明确表态,欧盟委员会做出这样的裁决违反了公平贸易的原则,完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英利公司位于保定高新区,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三大巨头之一。
梁田表示,中国的光伏企业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依靠自身在技术上的探索取得今天的发展,靠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市场认可,并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竞争的做法。中国的光伏产品价格之所以较低,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
“欧洲人每天工作的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他们每年还有很长的休假时间,而我们的工人长年累月地在辛勤劳作,用自己的付出创造了光伏产业的成绩。”梁田说。
据了解,此次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11.8%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引发了连锁效应,包括银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对光伏企业产生担忧,迫使光伏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应对,很多企业既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受到干扰。
光伏企业理智应对
欧盟对华太阳能晶体硅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征税后,国内另一个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此发表了声明。天合光能欧洲区域总裁Ben Hill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天合光能未向欧盟倾销,我们对初裁结果表示反对。该裁决将不可避免地损害欧盟的太阳能市场,并对全球太阳能市场的利益带来损害。”
据了解,如果欧盟将反倾销税率上调至37%-67%,届时天合光能的产品出口欧盟税率为51.5%。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表示:“我们将继续配合欧盟的进一步调查工作,以事实和数据驳斥倾销指责并证明这项征税将阻碍更广泛推广清洁太阳能电力的步伐。我们呼吁中欧双方通过对话和磋商取得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欧盟委员会投票表决前夕,中国光伏企业自发掀起了一波抗议浪潮。光伏企业员工在厂区摆出“NO”造型的同时,英利、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三大国内光伏巨头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发表了一份反对欧盟征税的联合声明。声明警告称,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在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都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产业发展模式需调整
虽然对欧盟此举无法接受,但梁田表示,由于此前一直传出欧盟委员会要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因此企业早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例如与相关客户及时沟通,并调整公司市场战略。
“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制裁本就不合理,企业本不该拿出太多精力耗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还是会专注于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把精力用在企业发展上。”他说。
距离8月份可能将反倾销税率上调至37%-67%还有2个月的时间,中国光伏企业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拿出有效行动,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此次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企业采取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不仅引起光伏企业的关注,国内相关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在微博中表示,除了对欧盟反制还能做什么?欧盟对我国光伏制裁已公布实施,表明协商失败。这对已陷困境的光伏产业是新的重大打击,必然重构。对我国政府来说,对外需采取反制措施;对内需反思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
“政府对产业发展无论鼓励还是限制,若大量使用行政手段,必然扭曲市场,制造出沒有核心竞争力支撑的庞大生产能力。此模式不改,更多产业会步光伏后尘!”马宇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