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拔掉外部电源,再把灯光开到最大,完成4次烹饪,举办2次晚宴,还要邀请邻居观看家庭电影……连日来,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场景,正在20座“太阳屋”中真实上演。然而,单纯依靠太阳能的未来生活,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观众看“太阳屋”多半是看热闹
8月2日-13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上,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大学生带来了20座“太阳屋”。在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内,不管是电视、冰箱,还是洗衣机、电脑,都靠屋顶太阳板吸收的太阳能来供电。
相比传统能源供电的现状,“太阳屋”在节能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然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座“太阳屋”的造价在6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每块太阳能板造价在2000元左右,参赛的每座百平方米“太阳屋”至少需要40块太阳能板。这样算来,仅太阳能板一项就要投资近10万元。
大同市民于永波在建筑业工作5年了,这位行家虽然对“太阳屋”充满了兴趣,但当谈到自家购置时,他还是摇了摇头。
“火力发电一度电只需要0.475元,而太阳能发电平均一度要0.8元,同时仅投资太阳能板一项就近10万元,需要8、9年才能收回成本,这还不包括后期维修等,普通家庭承担不起。”于永波说,光伏发电成本高是制约“太阳屋”推广的一大因素。
光伏发电渐入民家
虽然“太阳屋”造价不菲,但在现场却并不缺少“买家”。内蒙古工业大学设计的“玄武”就有十多个人有意向购买。确实,这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屋子即将走进内蒙古3.9万无电牧民的生活。
据领队李一鸣介绍,这个外形似“龟”状的“太阳屋”由176块太阳能板组成,每天发电近100度,消耗却只有20、30度。经过精密设计后,还能抵抗住12级的强风。“一户‘玄武’发出的电量能解决周围十多户人家的用电需求。”李一鸣说,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正与自治区政府洽谈合作事宜,他们的“太阳屋”有望在明年8月前解决15%无电牧民的用电问题。
事实上,在基层早有单位和居民尝试着用光伏发电。以山西为例,目前,山西电力公司受理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客户达22家,已全部完成接入方案设计,总接收报装发电容量超过2万千瓦。其中,单位用户13家,居民用户9家。
7月底,山西省武乡县居民赵瑞星刚刚把18千瓦的光伏发电并入国家电网,成为山西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居民用户。
据了解,赵瑞星家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由108块170瓦的单晶硅光伏组件、一台17千瓦的逆变器组成。该系统由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并入电网。同时,产生的电能还可以储存在蓄电池里,在需要的时候转换使用。
长治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申红岗说,赵瑞星家的光伏发电并网后,最多的时候一天卖给电网84度电,最少也有30度。在满足自用的同时,第一周就入网340度电。
推广有瓶颈但并非“遥不可及”
为加快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今年3月份国家电网正式实施《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所有利用光伏发电的单位和居民在自用外,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电能并网解决了电量存储一大难题。”申红岗说,现在光伏技术已经很成熟,最大的问题在于电量存储。如果采用物理储能,蓄电池成本高、寿命短,会大大增加居民的投入成本,但如果把电能并网,电网实际上成了蓄电池,可以有效降低分布式应用的成本。
然而,“太阳屋”进一步推广却存在困难。申红岗说,一方面,光伏发电成本高,1瓦光伏的投资在10元-13元之间,由于国家对居民光伏发电的具体补贴政策还未出台,居民收回成本需要8年左右时间。另一方面,大量分布式用户接入会增加电网运行的成本和管理、维护难度。
业内专家表示,光伏产业要迅速发展必须降低发电成本。现在光伏发电大约一度电是一元钱,要求通过技术改进后,每年让它有所降低。
针对太阳能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王成山说,这一特点不仅会对电网运行、维护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影响周边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分布式发电要想产生效益,关键是合理的能源配置。
王成山认为,微电网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能把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用户负荷及储能等综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既是电网一部分,又是独立的用电单元,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用户需求,合理分配机组和储能容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