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进口多晶硅“双反”意外落空

   2013-02-22 solarf
42
核心提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伴随龙去蛇来,对于中国的光伏人来说,去年的种种不快和惨淡都已成往事。蛇年伊始,大家都在翘首企盼首个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伴随龙去蛇来,对于中国的光伏人来说,去年的种种不快和惨淡都已成往事。蛇年伊始,大家都在翘首企盼首个来自政策面的大礼包,即商务部对美欧韩多晶硅的“双反”初裁结果。按照此前的消息,初裁税率应该在2月20日正式出炉。然而,这一预想中的开年礼炮却意外哑火,商务部打起了太极,称初裁尚无明确时间表。

如果说进口多晶硅“双反”的意外落空令人失望的话,似乎板上钉钉的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生变,则令业者们看到了绝境中的一线转机。受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的委托,瑞士经济顾问公司Prognos的调查表明,如果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从而导致欧盟失去24万个就业岗位。调查结果已呈交欧盟委员会,并很可能影响欧盟今年6月做出的初裁结果。

同样是光伏贸易争端的意外变脸,对于业者却是一则以忧、一则以喜。但笔者认为,中国对美欧韩多晶硅“双反”或延期出台,但不会轻易流产;同样,上述调查结果可能影响欧盟对华“双反”,但也不会令欧盟就此收回成命。正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中外光伏贸易战的最终走向如何,寄望外人手下留情、期盼政府高举挡箭牌,都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中国光伏业唯有狠下内功、强筋健骨,面对外界风云变幻才能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迎头冷水:商务部对美欧“双反”初裁延期

在商务部2月20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的表态,无疑给众多满心期盼的中国光伏业者泼了一盆凉水。

沈丹阳称,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双反”调查通常应当自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延期不超过6个月。至于针对美欧韩的多晶硅“双反”,调查机关将会在法定时限内完成调查,现在离完成调查时间还比较长。

商务部是在去年7月20日对我国自美韩进口多晶硅立案的,11月1日正式启动对欧盟输华多晶硅的“双反”调查。据此推算,法定调查期可至今年11月,如果延期的话可能还会拖至2014年。面对记者的追问,沈丹阳的最终表述是,“将根据案情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初裁和终裁结论,关于何时发布以及发布的裁决结果尚无确切消息”。

而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报道称,由于春节长假等因素,商务部内部一些程序还没有走完,初裁结果的出炉也相应延期,预计要到3月底前才会正式公布初裁结果。此外,按照规定终裁必须在初裁后4个月内作出;也就是说,如果3月份出台初裁结果,则最迟在7月份必须出台终裁结果。

无论怎样,说好的对外多晶硅“双反”爽约,最欲哭无泪的恐怕莫过于那些手握200多亿美元高价海外长单的光伏组件厂商。原本这些企业就望眼欲穿地盼着对美欧多晶硅“双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顺理成章的“解套”契机。按照国际贸易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双反”这类贸易制裁措施通常适用该条款,中方企业将可据此与上游的海外多晶硅公司顺利解除尚未履行的长期订单,摆脱光伏贸易“冤大头”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谈及有关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的情况,沈丹阳称,尽管尚无确切的消息,但商务部正在与相关方进行磋商以及有关的应对工作。笔者猜测,此次中国多晶硅“双反”初裁的延期出炉,与当前中欧就欧盟对华“双反”展开的磋商应不无关系。在欧盟对华相关贸易制裁明朗化之前,中国或将保持观望姿态,并可随时调整对于欧盟多晶硅的贸易指针,作为牵制欧盟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鉴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的靴子落地,中美在此方面已不存在回旋试探的余地,“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展开相应的贸易报复也是势在必行。因此,商务部的多晶硅“双反”虽然遭遇延宕,却不会轻易告吹。

似是而非:欧盟对华“双反”得不偿失?

笔者早就说过,贸易战无赢家,但凡祭起贸易制裁的双刃剑,都不免“伤人一千,自损八百”。Prognos的调查报告只是进一步印证了这个道理。调查显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将导致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安装及相关服务需求大量减少,从而减少就业机会,尤其是光伏产业链上除生产以外环节上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国很多光伏企业都从欧洲进口原材料、部件、制造设备,因此这也将给欧洲带来“附加值”的减少。

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的惩罚性关税,将导致欧盟在惩罚措施实施3年内失去17.55万个就业机会,3年内损失184亿欧元的“附加值”;而如果税率达到60%,欧盟失去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将分别达到24.2万个,以及272亿欧元。看来,欧盟对华光伏业上演的制裁戏码,同样将重创其自身光伏业。

但笔者认为,中国光伏业为此感到庆幸,实在还为时尚早。首先,这篇报告对于欧盟“双反”合理性、必要性等并没有质疑和否定。正如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新闻发言人普罗伊格沙斯的表述,对华“双反”有助于增加欧盟光伏企业的产量,以及光伏生产制造类企业的就业机会,只是“由此在欧盟光伏生产领域带来的就业增加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上所失去的就业机会的20%”。欧洲人只是在权衡利弊后,感觉此举有些得不偿失,而并不是在反思其对华动辄贸易制裁这一恶劣行径本身。

其次,这篇报告提交欧盟委员会后,很可能只会促使欧盟更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其对华光伏“双反”方案,帮助其在实现对华精准打击的同时,尽量避免“误伤”自身。如果欧盟愿意采取诸如提供财政补贴、创造额外就业机会等手段,将“双反”对其自身的副作用缩减至当地业者能够容忍的程度,类似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这样的行业组织,对于欧盟向中国同行开刀应该是乐观其成的。因此,无论是指望欧洲同行“良心发现”,甚或希冀一篇调查报告就能促使欧盟放下已经举起的“双反”大棒,类似想法只能说是“很傻很天真”。

此外,以欧盟与中国打交道的秉性,就算其有意撤销对华光伏业的制裁措施,也一定会以此为筹码来换取中国在其他政经领域的妥协与合作。毕竟,中国有求于欧盟者众,欧盟迄今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华军售解禁也是一拖再拖。围绕光伏行业的较量,还只是中欧之间全方位博弈的一个侧影。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