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场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涉及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在中国光伏业步履维艰的今天,欧盟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已经"失血过多"的光伏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生存光伏业曾大量经济性裁员,但是当经济性裁员已经不能"止血"的时候,欧盟双反下的中国光伏业如何才能自救?
曾经辉煌的中国光伏业
就在两年前,光伏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稀有名词,但是现在打开网媒和纸媒,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官员产业规划的"流行词".在各种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政策的刺激下,以各大光伏企业的成立为标志,我国光伏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1998年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涵盖了硅棒、硅片、电池和高品质组件的安装等产品线,目前是全球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的光伏厂商之一;2001年国家推出"光明工程计划",旨在通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解决2100万偏远山区人口听用电问题;2003年英利、无锡尚德相继投产,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通过,鼓励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产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7年,中国成为生产太阳电池最多的国家,产量从2006年的400MW一跃达到1088MW.《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更是提出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国建成2万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全国光伏电站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之后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以及"金太阳"工程也都对我国光伏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的数据也足以说明中国光伏业曾经的辉煌:2001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7年已达到2000兆瓦,居世界第一,6年增长了600多倍。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疯狂的扩张之后,中国光伏产业在今天却到了举步维艰的阶段。
光伏产业在今天何以举步维艰
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历史并不长,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也就是近年的事情。而在我国,光电还没有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对于太阳能产业来说,可能仅仅算作勉强起步,真正的发展高峰远没有到来。那么,我国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为何蹒跚起步就遭遇困境?
我国光伏产业当前的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光伏企业在高额利润趋势下盲目扩大产能所致,但是深入分析却会发现,地方政府的越位扶持对光伏产业的盲目扩张起着推波助澜甚至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光伏从无到有,得到政府扶持的光伏产业园在各地开花,产能迅速占到全球的70%以上,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国包揽了前五名,在美上市的部分光伏企业股票屡创新高,该产业成为我国民营制造业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200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量跃居全球第一后,至2011年的5年间继续翻倍增长。为追求利润,近几年来许多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毫不相干的企业和资本一哄而上。国内一些主营业务为汽车、饲料等的上市企业纷纷跨行进入光伏领域,一些小型民间资本也跟风而来。据统计,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至今已膨胀至500余家。
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主要集中在欧洲)而且市场相对单一,因此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对制造业的影响就十分明显。2011年起,欧洲经济出现问题,欧洲各国在光电建设上的投资迅速下降,一棵树上吊死的国内制造业已经形成的庞大产能迅速出现闲置,产品出现积压,资金链断裂。于是,一些后进入的企业和实力较小的企业难以为继。
此外,国内光伏产业的困境和我们在晶硅制造技术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有关。而且,不仅后进入的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就是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受制于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因此,当下游市场出现波动,企业的自我调整能力就很有限。可以说,缺乏核心技术进一步加剧了光伏产业今天的困境。
若自救,必捅破"人才泡沫"
国内的光伏产业曾经爆发式增长并风光无限,被誉为"三高"行业(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有指其行业利润率曾高达139%,堪称暴利行业之一。然而上述事实,却为中国光伏业遭遇寒冬埋下了隐患。正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所说:国内光伏行业用了三到五年的时间走了国外十年的路,这使得今后的十年无路可走。
前面提到,国内光伏行业本身缺乏核心技术,而且整个产业仍处于价值链条的中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在光伏产品设计研发、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光伏设备的营销推广这些方面,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基本没有话语权,光伏专业毕业生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岗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光伏巨头只是一味追求产能规模却不重视员工技能培养,产能过剩的同时,也堆积起了"人才泡沫".谈创新?没有那么容易。
那么,中国的光伏行业在国际光伏市场能否打一场翻身仗呢?答案是肯定的。归根结底,重视员工技能培养,改变人才利用结构,才能突破整个产业处于价值链条中低端的尴尬困境。
目前,中国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新洗牌、整合升级的过程,这已成为业内共识。李俊峰说:"目前中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自身缺乏规范管理,企业盲目扩张、无序竞争。要走出困境,必须依靠行业整合升级。"
只有技术高、效率高、成本低的光伏企业才有生存空间。面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中国光伏企业,还应借助行业重组的机会,调整发展方向,向光伏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比以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以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员工具备竞争力,光伏人才需求方能再创新高,中国光伏业才能重整旗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