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千万不要因为名字的普通而小看了这颗卫星,实践十三号是通信卫星,一颗迄今为止中国最先进的通信卫星,它采用频率更高的Ka频段通信,具有容量大、终端小、易装备等特点。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
4月12日19时04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 叶乐峰 摄
待实践十三号一系列的状态调整、技术试验成熟之后,国人的上网体验也有望进入新的“实践”阶段。这颗卫星有望改变中国人“国内航班机舱内通信上网不便、高铁列车上摇手机找信号”通信窘境。
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刘方介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一些地方,信息传递仍然存在盲区。同时,受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地区的宽带接入设施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如何消除“网络鸿沟”已经是我国在信息化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实践十三号则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可以凭借其快捷组网、高速接入的特点,以及低成本优势,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无缝“动中通”,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这些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了与传统通信卫星完全不同的频率,不仅拓展了全新的频率空间资源,同时也使得卫星的通信容量大幅提升,达到20Gbps,是传统通信卫星的数十倍,甚至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以普通用户为例,通过终端的下载和回传速率,最高分别可以达到150Mbps和12Mbps,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卫星通信的宽带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因为“Ka频段”通信载荷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科学家还把实践十三号称作我国第一颗Ka宽带通信卫星。
有了这样的能力,实践十三号卫星可以同时接入30万个用户,并让每个用户享受到百兆宽带的无线上网体验。因此,实践十三号卫星不仅能够使一些偏远地区轻松接入宽带网络,我们未来在高铁和飞机上,也能够享受到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通信服务。
实践十三号卫星还将首次验证高轨道的激光通信技术。按计划,实践十三号卫星在经过在轨验证,确定这些全新的通信技术稳妥可靠后,不仅会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后续卫星上,而且,实践十三号卫星本身也会投入正式的业务运营,从一颗试验卫星变身一颗真正的通信卫星。
事实上,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之后,有关“动中通”的技术问题就可以宣告突破,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赵坚披露了一份“时间表”:预计在未来3年内,有关技术应用将部署在国内2400架民航客机上,普通民众就有望在飞机上享受到这颗通信卫星提供的服务,这其中就有可能包括在飞机上上网。
未来5到10年似乎更值得期待。赵坚透露,根据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安排,截至“十四五”,我国将新增建设22颗通信广播卫星,其中全新研制的通信卫星有5颗,包括L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超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高承载比宽带通信卫星、全球移动通信星座科研星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