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政协委员盛明富:金太阳示范工程光伏补贴存在滞后

   2014-03-13 金太阳
56
核心提示:利好政策的加快出台,已经先一步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造了势。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主席盛明富告诉记者,在国家

利好政策的加快出台,已经先一步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造了势。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林水利工会主席盛明富告诉记者,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已具有诸如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恒源”)等在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方面成果突出的一批企业。

然而,相关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制约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对此,盛明富拟提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提升国家政策公信力开始》的提案,希望推动政府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调整和落实,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力。

能源补贴政策需稳定

为了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在内的众多扶持补贴政策,其中,对“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最大。

据了解,“金太阳示范工程”是国家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向政策。截至2012年底,“金太阳”补贴规模已经达6145兆瓦。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连续性等,却遭到了业内质疑。

盛明富在提案中介绍,2009年,国家出台文件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之后,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此项扶持政策进行了具体指导。但补贴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提案内容显示,2012年21号金太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2011年已获批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将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动由原来的9元/瓦调整至8元/瓦,2012年补助标准进一步下调到7元/瓦。而无电户示范项目则由2009年的36.4元/瓦的补贴标准下调为2010年30元/瓦,项目结算资金核减6.4元/瓦。

对此,中科恒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以湖南郴州、怀化偏远地区无电户金太阳示范项目为例,这两个项目于2010年获批,总投资均超过1亿元,财政部给予70%补助,国家完成首笔预拨资金后,后续应拨付资金却被核减。根据财政部[2011]752号文件,两个项目后续拨付共计核减了约3080万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郴州、怀化无电户项目已过两年的质保期,补贴金额的核减导致项目后续运维费用无以为继。而郴州、怀化无电户项目只是数个后续费用被核减项目的冰山一角。”

补贴资金到账至少需2年

财政部在“金太阳示范工程”中项目清算处理意见上的一些争议,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补贴到账时间,也是盛明富在提案中较为关注的问题。

提案指出,由于申报时间紧,申报企业对建筑屋面业主提供的图纸只能“边申报、边复核”,因而一些项目不得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改动,财政部的处理意见通常是“未完工,取消示范并收回资金”,并列入问题项目名单。

然而,这样的处理意见也受到一些质疑。提案认为,一方面,项目未完全实施是客观技术因素造成,也通过各级机构向财政部进行了备案,财政部对此备案未予否定,并且绝大多数企业能及时退回剩余补贴资金;另一方面,项目虽未全部完成,但通常能达到国家财政对金太阳项目最低报批容量要求,且该部分已经过国家验收组的验收。

同时,据了解,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多项政策,对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进行补贴。截至2013年底,国家共批复了4批。

对于申报补贴,盛明富在提案中强调,从申请流程分析,此类项目从进入补贴目录,到补贴资金到账,至少需要2年以上时间。补贴资金的滞后或拖欠,严重影响企业运行和项目运维。

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对于尚处于“襁褓”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而言,其快速发展面临阻碍,一些企业甚至对新建项目持观望态度,这对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盛明富在提案中建议,对于像郴州、怀化无电户这类涉及数万民众基本用电的惠民工程,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返还核减资金,确保项目后续的运维费用;政府应对未完全实施的项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政府主管部门应将其从问题项目名单中剔除,同时按实际建设规模及批复的补贴标准予以补助。

对于补贴资金的拖欠、滞后的问题,提案建议,国家及地方财政部门加快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等的批复流程,在项目验收后一年内按季度及时拨付补贴资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