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欧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产品价格全线暴跌,中国光伏行业深陷严冬之中,不过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3M公司(NYSE:MMM,下称3M)却表示已经听到了行业拐点来临的脚步声。
3M全球中央执委、3M中国及香港工业产品事业部资深副总裁徐继伟近日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透露,“我们的光伏客户,像晶澳(晶澳太阳能)、海润(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最近干得热火朝天,有效产能都已开足。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的平衡点开始慢慢接近。”
作为多元化企业,3M是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之一,2011财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生产7万多种产品。而3M在中国最新的发力方向,正是目前不为多数人所看好的光伏产业。
2011年9月30日,在全球光伏业身陷低谷之际,3M投资10亿元的3M材料技术(合肥)有限公司破土动工。这是3M在中国的第11个生产基地,主营太阳能背板等光伏组件配套产品。该基地定于2013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随着供求关系的平衡,以及中国和日本光伏安装量的拉动,我们预计明年年底,光伏行业便将迎来新的一轮周期。”徐继伟称,反周期扩张不仅降低了扩张成本,更关键的是,大规模量产的时候,可能便赶上光伏行业的恢复。
据介绍,3M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介入光伏业;2008年,全球光伏行业高歌猛进,3M当时成立了一个可再生能源部,主要指向太阳能。
劳伦斯魔咒
东方早报:3M对中国光伏产业有怎样的预测?
徐继伟:我们预计今后中国的光伏应用年均增长20%至30%,是现实的。如果中国GDP增速是7%左右,光伏增速达到GDP增速的3倍,是可以期待的。
东方早报:随着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下滑,顾客压价很厉害,你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行业压力?
徐继伟:其实我们在2010年行业非常火热的时候,就预计到了可能会有一波调整,无论是否有“双反”。特别是我们的组件客户,几乎已经连续四五个季度亏损了,大家都在压价。我觉得降成本有必要,但不是惟一路径,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组件效率。我们的客户卖组件,是以瓦计算的。成本创新要把分子(指组件价格)变小,但更重要的是分母(组件瓦数)变大。这样每瓦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东方早报:2010年全球光伏行业火爆,出货量出现了翻番的增长。而2011年,光伏产业急剧转冷,到三季度时,中国光伏产业更是遭遇了美国“双反”,3M为何选择此时大举扩张?
徐继伟:经济学当中有个概念——劳伦斯魔咒效应,就是经济火热时,大家造摩天大楼,过了四五年之后楼造好,经济开始衰退了。而企业在建造的时候,成本又几乎是最高的,因为大家都是很火热的。
我们则是逆流而上,在低谷的时候我们也是在继续往前走,整个建造成本比较低,等到工厂建好了之后,大概明年的年底,光伏产业的景气周期又可以回来了。但是回来的火热程度不会像2010年。
“双反”的正能量
东方早报:目前中国的光伏业务占到了3M光伏业务的比重有多大?
徐继伟:占3M全球光伏业务收入的60%。不过,中国光伏产量全球最大,但在本土的安装量非常小,我们预计未来光伏在中国本土的应用潜力会非常大。
东方早报:怎么看待美欧的“双反”?
徐继伟:从一定角度上看,“双反”有其正面意义。因为它使得供大于求的泡沫提前爆破了。如果没有双反,行业里面的很多问题会继续发酵,总有一天会爆出来,但爆出来的后果会比现在严重得多。
“双反”后,出现了两个新的催化剂:
一个是很多企业因为受到市场挤压,开始主动降产能,降的都是无效产能。这些事情在“双反”之前是政府想做都做不到的,相当于提前去泡沫。
另外一个催化剂,是以前从来没见过中国政府有这么大的力度去推动光伏本土应用。之前出口形势好,中国政府只要在本土提供土地、电力、人力、物力、财力,不需要创造太多的本地市场,整个行业就起来了,而出口对本地的经济、就业率又都有带动,何乐而不为?
现在出口出现障碍,政府就得在本土应用上加大投入。现在已经宣布的“十二五”规划是21GW,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调。我们估计未来三年大概能达到25GW,可能其中一年就需要10GW。25GW是什么概念?是去年全球的安装量。之前在中国,这些是无法想象的。
东方早报:怎么看海外市场?
徐继伟:日本会是一个重点,日本54个核电站关了52个,现在日本朝野包括民众都希望弃核,所以他们在太阳能应用方面的推动力度很大,比如说日本政府现在对大概一年期内安装的新太阳能电站的采购价保持25年不变,日本现在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明年在整个光伏市场的净增长,中国和日本会占到60%。现在欧洲的需求很大,是没错,但是欧洲对净增长的贡献很小,低于10%,日本和中国明年在净增长上一定占主导地位。你现在看,晶澳、海润、英利集团和阿特斯(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它们的有效产能都开足了,供求关系在开始慢慢接近,我不是说已经到了1:1,但确实在接近中。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