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深入调查:“渔光互补”破解光伏电站用地困局

   2014-05-14 中国电力新闻网
61
核心提示:对于占地较广的大型光伏电站而言,日照时间长且拥有大片廉价荒漠化土地的西部地区无疑是第一选择。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远离负荷中心

对于占地较广的大型光伏电站而言,日照时间长且拥有大片廉价荒漠化土地的西部地区无疑是第一选择。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远离负荷中心,因此部分地区光伏电站的弃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而在东部地区发展光伏电站,虽然不愁并网,但稀缺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大型光伏电站发展绕不过去的坎。因此,业内普遍认为东部地区的光伏发展道路将以分布式光伏为主,大型光伏电站为辅。但中电投集团首创的“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的成功,使以江南水乡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成为可能。

“渔光互补”模式是否成熟?对于当地经济和环境有哪些积极作用?企业有哪些诉求?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全国首个“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中电投江苏建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创新,往往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

四月的江南乡间,一片生机盎然。在前往建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路上,道路两旁阳光照耀下的绵密水网、连片鱼塘,让记者对“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前景大为看好。

创新往往只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但当窗户纸没被捅破前,所谓的困境不知难倒了多少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清洁、绿色能源,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稀缺的现实,让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成为难题。而“渔光互补”模式光伏电站的成功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到底何为“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记者了解到,所谓“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就是利用江南地区丰富的鱼塘资源及芦苇荡滩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

中电投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居亮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渔光互补”项目,项目一期投产并网后,全国已有多个地区的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交流,尤其是以江苏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渔光互补”模式已被多家企业学习。

魏居亮表示,自中电投集团建设首个“渔光互补”项目之后,东部地区相继建设并网多个“渔光互补”电站,成为东部地区建设光伏电站的重要选择。可以说,“渔光互补”模式在江苏已成规模。这种模式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对全国土地综合利用与新能源产业结合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建湖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倪世勇告诉记者,中电投的“渔光互补”项目成功之后,来建湖县以及其它水资源丰富地区寻求类似合作的企业逐渐多了起来。目前,从建湖县的角度而言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作办法——由政府出面对散养鱼塘进行整合,政府负责确保鱼塘承包者的利益,然后和符合条件的企业签订合同,并进行监督。这样既满足了清洁能源发展需要,又改变了一家一户一塘口原有的小农经济养殖模式,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同时转变了传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精细化管理,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实现双赢

项目资料显示,建湖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为20兆瓦,占地约46.67万平方米,总投资2.39亿元。项目于2011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12月29日并网发电。建湖二期10兆瓦、三期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约51.33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两个项目同时于2013年4月1日开工,7月10日投产并网发电。后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据记者观察,建湖“渔光互补”项目已经颇具规模。

魏居亮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中电投建湖“渔光互补”项目先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由于建湖电站建在鱼塘水上,水面的环境温度较地面的环境温度要低,并加大了组件之间的间距,因此形成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对延长光伏发电组件寿命、提高发电效率较为有利。因此,建湖电站发电量在同类地区光伏电站名列前茅。”据了解,建湖电站2012年完成发电量2457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904.6万元;2013年完成发电量3819.808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260.8万元;截至今年3月底完成发电量1092.4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173.3万元。

在光伏电站发电量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渔光互补”项目另一主体渔业养殖也迎来丰收。

记者来到建湖“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之时,正好赶上电站鱼池放春季鱼苗。放鱼苗的师傅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经过培训成为电站鱼塘承包企业员工。电站鱼塘是当地政府整合附近村民承包的小鱼塘形成的,“集中养殖后,鱼塘产值提高了很多,个人收入也得到提高。”该项目施工和鱼塘承包方——江苏中压电气集团总经理蔡泽斌告诉记者,“渔光互补”条件下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遮档阳光,造成水温偏低,会对水产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在电站设计时,光伏组件前后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0.4米。同时,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合作,采取科学选择养殖品种及鱼种混养方式,确保了养殖企业和当地村民的收益。“养殖的收益超过想象。”蔡泽斌告诉记者。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助理沈美芳告诉记者,为了适应鱼塘温度的变化,“渔光互补”鱼塘改变了传统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实现了以该所最新科研成果——沙塘鳢为主的“名、特、优”品种,养殖附加值成倍增加。

江苏期待更多新建光伏装机指标

目前,建湖四期20兆瓦项目于2014年3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6月30日投产发电,项目总投资1.6亿元。魏居亮告诉记者,第五期20兆瓦项目已经申报。

根据年初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整个江苏省2014年的新增光伏电站指导规模为20万千瓦。魏居亮表示,目前江苏省新建光伏电站申请装机已经超过20万千瓦,因此第五期项目何时可以开工目前并不清楚,“据我个人了解,江苏省类似等待开工的光伏电站项目还有很多,目前企业都在期待光伏装机指标能够增加。”据魏居亮介绍目前江苏省并不存在弃光问题,光伏装机增速在全国处于前列。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3年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并网光伏电站数量从2012年底的21个上升到2013年底的111个,并网容量从2012年底的260MWp上升到2013年底的1049MWp。

不同于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分布式光伏装机2014年新增指标难以完成。江苏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2013年取得突破之后,2014年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江苏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张志军表示,从现在对屋顶资源以及项目申报情况统计来看,江苏省有信心完成今年的一百万千瓦的分布式规划目标。张志军称,目前申报上来的项目已经有一百万千瓦,目前情况较好,甚至担心指标不够,最后很可能会追加指标。

对于记者“渔光互补”模式是否会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得到应用的疑问。魏居亮表示,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无法满足国资委对企业设定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因此大型发电企业一般只专注于较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开发。对于,“渔光互补”模式是否可以在分布式项目中得到应用并不清楚,可能还需要市场去检验。

“渔光互补”项目建设尚无相关标准

目前“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虽然已成为“现象”,但是在鱼塘上进行光伏电站建设的技术标准尚未形成。江苏中压电气集团总经理蔡泽斌告诉记者“目前采用的技术标准都是普通光伏电站标准,近年来光伏电站建设发展很快,除了类似‘渔光互补’这种创新型项目之外,大规模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也已经缺乏相应标准,给企业施工带来困扰。”“‘渔光互补’电站作为创新项目,后期的设备维护和鱼塘养殖需要专业的公司来做,相关的技术标准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魏居亮表示,“目前情况来看,江苏中压集团作为电站项目施工方,对电站进行设备维护和鱼塘养殖是最为合适的。”记者了解到,经过协商,中压集团对电站鱼塘进行了承包,养殖收益用来支付电站的维护费用。如此,电站开发方节省了人工成本和维护费用支出,项目维护方又可以在对电站进行专业维护的同时获得养殖收益,可谓双赢。

虽然光伏电站发展顺利,但是对于光伏行业发展前景魏居亮还是表达了担忧。

魏居亮告诉记者,目前光伏企业盈利仍然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和度电补贴,“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目前情况下光伏电站是无法盈利的。希望补贴政策具有连续性,以保证企业收益。”目前我国对光伏行业的增值税政策是50%即征即返,政策截至2015年12月底。光伏发电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三免三减半政策(三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光伏发电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太阳能发电电价政策,目前江苏省执行逐年下调,直到达到标杆电价的政策。魏居亮表示,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对光伏行业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拿出一个恰当的时间表,以保证光伏发电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