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浙江教授应宜逊:太阳能应成中国能源战略新核心

   2014-02-25 上海金融报
53
核心提示:去年冬季以来,出现在我国的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雾霾,再一次告诉我们,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必须作根本性调整。目前,我国在

去年冬季以来,出现在我国的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雾霾,再一次告诉我们,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必须作根本性调整。

目前,我国在能源使用方面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耗量大、效率低。2012年,我国的人口占全球的19%,GDP占全球的10%,能源消耗总量却占全球的25%,单位GDP的能耗是全球平均值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二是能源结构欠佳。2012年,我国消费一次能源折合标准煤(按7000千卡/吨计算)36.2亿吨,其中,煤炭68.5%,石油17.7%,水能7.1%,天然气4.7%,核能0.8%,其他1.2%。也就是说,对环境污染最厉害的煤炭占了近70%,而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占比很小(水能对环境的破坏很厉害,不能列入清洁能源);同时,油气的进口比例太高,超过一半。综上,我国在能源领域面临两大任务:努力降低单位GDP能耗;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降低油气的进口比例。后一项任务更为迫切、重要、艰巨。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要遵循两项原则,一要依据国内能源资源的禀赋,尽可能“扬长避短”;二要有明确、坚定的长期战略,能够持之以恒。国际上,美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是较为成功的。原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中东石油有着强烈的依赖,经济上、战略上都甚为被动。为了改变上述格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致力于执行以开发国内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占全球13%)为核心的长期能源战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形成成熟的开采技术—水力压裂法,使得这种比石油更干净的能源实现了商业化生产,产量突飞猛进。2012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的37%;2015年,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20年,美国将成为油气净出口国。

虽然,我国有着比美国更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储量占全球19%),但是,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不宜简单地搬抄美国做法,走以开发页岩气为核心的道路;而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选择长期效果更好的道路,即以开发太阳能为核心的道路,并且用15—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基本实现。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的页岩气埋藏较深,地质状况远比美国复杂,不能简单地依靠引进美国技术来开采,而需要继续“自主创新”;同时,使用“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气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而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贫乏。

2、我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太阳能蕴藏。在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藏北高原,年日照时数超过3200小时,单位面积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超过200千卡/平方厘米,最高的地区甚至达到260千卡/平方厘米。如果光伏技术的转化率达到20%,那么,面积1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年中所发出的电能便相当于4万吨石油(热值以10000千卡/千克计算)或者6万吨标准煤。如果到了2030年,我们开发利用了藏北高原的1/10,即6万平方公里,便可以获得相当于36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大体与2012年我国消费的一次能源总量相当。

3、太阳能比页岩气更清洁,又是可再生的。当太阳能成为能源结构中的主力后,煤炭、油气便主要地作为原料来使用,耗用量大大减少;汽车则主要依靠电或氢(由电能转化)来驱动。这样,不仅能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还可以把宝贵的油气资源更多地留给子孙后代。如果我们做到了以太阳能为能源主力,那么,不但对中华民族是极大的贡献,而且对全世界也是极大的贡献,其历史意义远远胜过美国的能源结构调整。

4、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长期能源战略是能够实现的。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产量最大的光伏行业,技术水平也已经相当不错,比如,安徽省某光伏企业生产的效能最高的一款产品的转化率已经达到41%。在高压输电方面,目前我国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部分电能可以也需要就地转化为氢,这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诚然,藏北高原的自然条件比较严苛,但是,比起北极圈内的美国普里霍德湾(阿拉斯加州北部的石油基地)与原苏联诺里尔斯克(镍与多种有色金属基地),还是要强许多。因此,用15—20年时间,实现或初步实现这一长期战略,应当说是可行的。

5、实行“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长期能源战略,还可以收到许多其他的重要效果。比如,我国将成为能源出口大国,而且是清洁能源出口大国;尤其是可以向韩国、日本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氢与电,这将十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亚太的战略地位。又如,开发藏北高原的太阳能,乃是一场真正的“西部大开发”,对于西部发展及巩固边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再如,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果我国实现了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消费,则国际影响之巨大、国际威望之提升,肯定是“冲击”性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