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言论:2014或将是众多企业开始被淘汰的一年

   2014-01-22 《太阳能发电》杂志
50
核心提示:前些日子,一位光伏企业老总在聊起美国Solar City公司的创新经营模式时认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创新土壤,不可能有类似的创新出现。

前些日子,一位光伏企业老总在聊起美国Solar City公司的创新经营模式时认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创新土壤,不可能有类似的创新出现。

咋一听,这位企业家的抱怨似乎也有些道理——中国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不确定性因素相对较多,这对于企业无论战略制定还是具体运营,都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再要创新,确实不易。

不过,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来看,在改革与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正因为市场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或许恰恰更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以应对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的改革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企业家们坚持不懈的创新,制度壁垒与市场坚冰才得以不断突破和溶解,企业的生存空间也才越来越宽松。

其次,作为一种志在替代现有能源的新型能源,如果没有包括技术、利用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乃至颠覆性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思维创新,光伏又凭什么取代已然存在了数百年的传统能源,难道仅仅依赖政策的推动吗?

这显然不是一种可行的路径。

对于光伏这样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滞后,其实中外市场皆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不足,或许在不短的时期内都会是一种常态,也是生存于这个市场中的所有企业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体制与政策也在不断进步,甚至是跨越式的巨大进步——仅仅不过在一两年前,一家大型企业还因自备电厂对外卖电合法与否将官司打到了中央,而如今,甚至连普通民众也已经可以自建电站对外卖电——对于电力这样一个改革的“硬骨头”而言,这样的体制突破,史无前例。

而这巨大的变革,正是因为光伏。

2013年的中国光伏市场,密集出台了众多利好政策,亦可堪称“前无古人”。虽然其中确实存在着诸多不足,但也正是因此,才给市场留出了更大的创新空间,才是更需要企业以及企业家们发挥创新精神的时候。

再好的政策,其实都是一柄双刃剑,都有可能既是利好也是束缚。如果一味抱怨政策的不足,以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改革的当下,这样的产业和企业,恐怕都难有前途。

抱怨,是一种寻找客观原因推脱自身责任的思维模式。而创新,则需要立足于自身突破不足。因此,如果不能放下抱怨的思维模式,则无从创新。

已经过去了的2013年,是中国光伏应用市场体系建设年。这一年,一系列围绕下游应用市场建设的政策接连出台。

由此,2014年必将是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大发展的一年。但随着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市场竞争格局也将日渐定型。因此,如果没有创新,这一年,或也将是众多企业开始被淘汰的一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