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行业利好政策的持续释放,国内光伏企业业绩逐步反转,在此背景下,国内光伏投资热潮再起。不过,这一轮投资热潮中,企业巨额投资资金来源以及疯狂投资背后产能是否会再度过剩两大隐忧呢?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9月17日工信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不到3个月,一份合规企业的拟公告名单昨日下午挂在了工信部的网站上,这是光伏行业进行整合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会让该产业出现“两极分化”。一些无法达标的公司如果不能通过有效整合、技术提升而踏入光伏合规行列的话,将会无法享受一系列的政策及信贷授信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共计500多家光伏企业,不过昨日进入第一批光伏合规名单的只有134家,涵盖了多晶硅、硅锭(多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组件企业,以江苏为最多。
目前正在执行重整计划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能入围,“尚德系”的电池企业——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则过关;此外英利绿色能源下属分公司——西藏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顺风光电也没有能进入名单中。顺风光电没有入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2012年缺乏足够的业绩支撑。
另外,国内一共有40多家多晶硅企业,而入围名单的公司仅11家。一位知情人士表示,30多家未通过公司主要是由于在2012年出现停产所致,按照规定,需要年度产量达到1500吨才行。如已转让给通威集团的一家合肥组件厂就未能进入该名单。
据悉,201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利好政策持续释放:财政部出台光伏补贴发放原则、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出台支持融资的意见、光伏发电装机配额制如期落地,一系列政策利好给过了几年苦日子的光伏企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巨额投资潮随即出现。
真正值得业内担忧的是,下游光伏电站建设如今已是大单横飞,若光伏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光伏产业会否重现曾经的过剩潮?上中游严重的过剩产能是否会死灰复燃?
近几年,光伏行业几乎全线亏损,高峰时80%的多晶硅生产线停产。今年以来陆续回暖,国务院文件以及配套的7个文件推出,也使得光伏的产品价格有所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整个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仍很严重。2012年国内光伏电池和组件厂商有600多家,仅去年一年数量就减少了1/4,但减产产能总量可能只有10%。据了解,这些厂商大部分都是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今年市场稍有好转,这些产能会很快卷土重来。这意味着,实际上全行业去产能化过程并未有实质性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