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EnergyConversionDevices(ECD)的破产管理人将尚德电力、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三家中国光伏企业告上法庭,指控三者涉嫌价格操纵并对美倾销廉价太阳能板,求偿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8亿)。
作为中国最大的三家光伏制造企业,它们在美国“躺枪”已经不是头一回。就在去年10月份,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曾以操纵价格为由将三巨头告上法庭并索赔15亿美元。耐人寻味的是,就在Solyndra提起诉讼的同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双反”终裁。无风不起浪,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讼诉对象、如出一辙的“控诉”理由,这难道仅仅是巧合么?明打三巨头的背后,会否暗藏剑指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的图谋?抑或是美国为寻求对华光伏制裁加码而做出的投石问路之举?“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无论结局怎样,这场蹊跷的官司显然值得中国光伏业警惕。
一起不合常理的诉讼
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ECD已经破产,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的是这家公司的破产管理人JohnMadden,理由是这三家中国光伏企业涉嫌价格操纵并对美倾销廉价太阳能板,从而导致了ECD的破产。
众所周知,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作为企业的破产管理人,主要职责就是做好破产企业的资产处置和债务清算,至于企业因何破产与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会对整个破产清算过程产生影响。如果说,三家中国企业与ECD存有债务关系,为了替破产企业债权人追讨债务而追诉前者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是它们之间并无任何经济纠葛。因此,JohnMadden公开为破产企业鸣冤叫屈,并且不惜与这三家中国光伏巨头对簿公堂,显然不符合常理。
而从诉讼理由来看,据JohnMadden在上周五向美国底特律联邦地区法院提交的起诉文件表示,他指控上述三家中国公司合谋将其超过95%的产品出口海外,试图“非法占领美国市场”,从而让美国市场充斥大量低价太阳能电池板,9.5亿美元是三者在美倾销电池板给ECD造成的损失。
按照美国法律,竞争企业暗中勾结导致消费者付出更高价格属于违法行为。假设JohnMadden的指控属实,既然他能够轻易看穿这三家中国企业如此大范围、明目张胆的价格同盟及低价倾销,其他美国光伏企业会视而不见?为何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尚在运营的美国光伏企业向法院提起类似申诉,反而是一家已经宣告破产的企业先知先觉?何况,如果有确凿的证据在手,这早已不是企业之间诉讼可以轻易解决,向美国商务部或者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这类政府部门申诉岂非更加合乎情理?
旧恨未报又添新仇
对于尚德、英利和天合光能来说,此次平白惹上官司可谓是“旧恨未报又添新仇”。去年10月,一家早在2011年9月便宣告破产、名为Solyndra的美国光伏企业就曾经向它们提起反垄断诉讼。在当年的起诉文件中,诉讼理由更加耸人听闻,Solyndra指控三巨头与多晶硅生产商、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共同组成卡特尔垄断组织,使得光伏组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对该公司造成了15亿美元的营业损失并导致其破产。
鲜为人知的是,Solyndra并非泛泛之辈,曾经被美国当作能源创新样板,在2009年还得到过美国能源部批准的5亿美元联邦贷款担保。正因为此,Solyndra的破产案当年曾在美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牵连到了白宫甚至影响到总统奥巴马2012年的大选。2011年11月3日,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务委员会还曾投票通过决定,要求白宫交出所有与Solyndra有关的文件协助调查。当时美国就有分析人士指出,Solyndra之所以对三家中国公司发难,无疑有政治力量充当幕后推手,目的在于推卸和转嫁“新能源样板”倒闭的责任。
应警惕美国对华光伏制裁加码
看来,“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在美国也同样适用。作为中国光伏军团的领头羊,这些企业在美国的销售业绩的确不俗。尽管遭遇了全球性的光伏行业危机,以英利来看,其2010-2012三年间在美国的营收分别达到人民币12.16亿元、21.37亿元、16亿元,占公司销售份额的比重更是从9.7%逆势攀升至14.1%;同期,天合光能在美国的营收业绩,占公司销售份额的比重也从14%跃升至25.5%,同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即便是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双反”也并未动摇中国光伏组件在美国的有利地位,对美出口仍逐步攀升。英利曾公开表示,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有望取得250%的爆发式增长。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企业规避有方。因为按照美国的“双反”规定,只要中国对美出口光伏组件的原材料并非产自中国大陆,就不会招致惩罚性关税。即便是在海外设厂或者代工,以成本及运费来计算,中国光伏组件的售价仍然可以低于美国同类产品。反观美国,由于价格竞争力不强,大型光伏组件生产商已经所剩无几,现在成气候的也就是FirstSolar和SunPower两家。
其实,美国人何尝不知,Solyndra也好、ECD也罢,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才是这些企业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然而,在美国经济整体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运营不善的美国公司向中国竞争对手泼脏水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后的表现来看,他们并未从贸易制裁造成的“双输”困局中吸取教训,更没有从中欧光伏争端握手言和的双赢结局中得到启示,反而想着进一步扎紧藩篱、为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设置更高门槛。
今年以来,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美国正试图为对华光伏“双反”打补丁,彻底封堵中国企业合理避税的“漏洞”;虽然目前为止尚未付诸行动,但仍然需要引起中国光伏业界的高度警醒。就眼下尚德、英利与天合光能遭遇的这场官司来看,对方的真实意图绝非表面看来的索赔那么简单;时值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届满一年的敏感时刻,这起诉讼案的背后,隐约潜藏着一股为重新炒热中美光伏贸易争端而推波助澜的势力。中国有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对于可能到来的新一轮中美光伏贸易摩擦,中国光伏企业还需早作准备、严阵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