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烧油,有太阳就行!佛山一名初中学历的农民老板自制了两台太阳能汽车,一辆为三轮汽车,另一辆为四驱车,不仅能供三四个成年人乘坐,还能爬阶梯,开在大街上非常“拉风”。
他开着自制的“概念车”上街时,常被要跟他谈合作的“土豪”截停;交警遇到他的自制车也要研究一下。但佛科院专家认为,目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化率较低,续航时间短,这是走向批量化生产的一个瓶颈。
造价1万元:烈日下时速达100公里
5月28日晚,羊城晚报记者在佛山东平河畔见到这位农民老板潘青文和他的太阳能车,该车由8块太阳能光伏板和一些金属焊接而成,车身贴有“地球之友”字样,是该车的名字,它还有刹车装置,但前面没有保险杠,整体看上去很轻便。潘青文说,它重250公斤,造价1万元左右。
当晚记者试乘了这辆车,操控性虽没有普通轿车灵活,但时速可达到50公里以上。潘青文介绍,车子放在太阳下储能一天,晚上可持续开60公里,而白天太阳最猛的时候,时速可达100公里。
潘青文老家在肇庆广宁县,36岁,他16岁初中毕业后到佛山打拼,如今拥有一家五金加工厂,厂里有十几个员工,运气好时,一年有300多万元的营业额。第一次和记者见面时,他一身农民工打扮,脚上穿着一双拖鞋。
在其员工看来,潘青文是个喜欢到4S店看汽车、“不务正业”的老板。2013年7月,潘青文决定造一辆属于自己的“概念车”,他网购了太阳能光伏板等器材,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自己动手造车,历时三个月,修修改改,一架三轮太阳能车“横空出世”。
记者走访村民后得知,潘青文的“概念车”不止一台。今年3月,潘青文又动手打造了第二台太阳能车,可以四驱转动不打滑,“能坐三四个成年人、爬阶梯,不管阶梯多长都能上去”。
由于该四驱车放在肇庆老家,记者未能试乘。
出门奇遇:土豪截停、收费站放行
采访过程中,这辆“地球之友”停靠在河堤上,回头率非常高,短短几分钟内,有不少司机停下车询问卖价。
“开上街确实很抢眼,回头率高,许多路人会追着车子拍照,但至今还没发生过一起意外事故。”潘青文一脸自豪。
潘青文说,他曾在佛山一环副道、佛陈路、桂澜路被“土豪”们总共截停过三次,那些开着奔驰、宝马的老板,向他索要联系方式,并邀请他去公司洽谈合作,看能否批量生产。
没牌照的“地球之友”虽然拉风,但也有其尴尬之处。潘青文记得,2013年夏天,他开着“地球之友”上马路,老远就被巡逻交警看到了。“在得知是自制车后,对方研究了半天,说这个车不要开在路上,有危险,就大手一挥放行了。”潘青文说。
此后,潘青文便学乖了,平常一般只开自制车往来于工厂和家,周末就在东平河岸边兜风,不跑远。
在一个有辣阳的中午,他突然很想把车子拉出来测试一下性能。“我中午12点从佛山出发,下午3点半就开到肇庆,出现在我家门口时,邻居们都看呆了。”潘青文说,在路上他畅通无阻,进入省道收费站的汽车通行道后,收费员只是瞄了车一眼,没收费就拉起了横杆。
未来发展:想组建太阳能车队
令潘青文感到头痛的是,他的两辆太阳能车都上不了牌照,属于机动车道上的“黑户”,此外,由于持续性低,尽管颇受投资者青睐,也不能立马批量生产。
由此,他给每台车子安装了一个备用的油缸,晚上开到没电时,就开始烧汽油发电。
“太阳能光伏板的转化率较低,非航天用的一般在17%上下,这使得电池储能力度不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兆华解释道。他告诉记者,由于存在这样一个瓶颈,潘青云的太阳能车无法在黑夜、雨天等无光照情况下持续行驶很长时间。
杨兆华透露,目前在国内能看到的太阳能车,多是概念车和实验室里的车子,还没有真正的批量生产,“如果未来科技进步,太阳能光伏板转化率能达到80%,价格又适中,可能现有汽车市场格局就会颠覆掉,以后满大街都是太阳能车了”。
杨兆华认为,如果是做试验,潘青文可以跟交警部门申请上机动车道测验;如何要作为一种产品推广,还得在拿到生产许可证,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拿到牌照后才能光明正大地上街。
这或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潘青文似乎等不及了:“我想组建一支太阳能车队,环行到西藏去,和大伙一起呼吁环保出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