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2014年美国屋顶太阳能发电十大预测

   2014-01-23 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
48
核心提示:对于美国来说,2013年屋顶光伏发电事业可谓是打了一个大胜仗。美国屋顶光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4分钟就有一个家庭的屋顶装上太

对于美国来说,2013年屋顶光伏发电事业可谓是打了一个大胜仗。美国屋顶光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4分钟就有一个家庭的屋顶装上太阳能发电装置。虽然经历过夏威夷电网争端危机,但相关行业人员仍然乐观,并对2014年屋顶太阳能发电的一些相关事物作出以下十个预测。请读者一观:

1.净计量电价

净计量电价在太阳能大州终将胜利,但在一些光伏规模小的州或会遭遇失败。

尽管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Vote Solar和一些其他的相关组织机构的努力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最大的推动因素还是那些想要太阳能的选民。同样的,在某些拥有大量的太阳能选民(比如拥有超过200000个屋顶光伏系统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地区,推动通过有利光伏的政策的可能性会很大。这给那些光伏企业上了一课,我们需要适当的游说来获得强力的群众基础支持。净计量电价支持者们将会愉快地成为推动其成功的主力军。

2.ITC(Investment Tax Credit)

2014年ITC (投资税收减免)仍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举措

尽管对于行业各个领域来说扩展ITC本该是一件优先级事物。对于一些电价低而且光伏激励政策较少的州来说,波动因素有30%都是由ITC引起的。虽然在一些强制推行太阳能经济的州来说,ITC并不十分必要,但是现在仍还没有单一的联邦法规能够同时对顾客自有系统和第三方系统同时有效。

3.传统公共电力

公共事业委员会将会悄然向实用商业模式转变。

廉价太阳能电力技术的大势无可逆转,其优势比较于价格固定不变依靠的公共电力,更为明显。之所以用“悄然”,是因为公共事业委员会有足够的钱、政治影响力和律师团去游说以保住他们的商业地位。

4.电价下降

未来20年内公共电力投资盈利水平必然会下降。诸如一些电力需求下降,公共事业发电机容量下降、高借贷利息、长期客户带来的不确定性、廉价的替代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和高性能的电力储存技术推广都会给常规公共电力带来压力。除了电动汽车,几乎没有好消息了。果真认为他们会无私地替全球能源考虑去代表太阳能而不理性考虑他们的投资者只是一厢情愿。

5.政策法规

在一些地方太阳能的相关行政批审文书工作将会变得容易,而有些地方,或许会更难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PG&E在推行一项程序能让并网申请能在1周内就得到回批。然而这些成功案例只是在一部分地区或者某些时间才会有效。2014年圣何塞市将会为推行州政府防火法案被迫保留30%最佳位置的屋顶不得安装太阳能组件,PG&E也必须执行。毕竟,传统电力势力庞大。前进两步,却要退后一步,总是那么无奈。

6.设备价格

所有的太阳能相关设备价格都会下降

根据GTM预测2016年组件价格将会下降到低于50美分/瓦的水平。当然,某些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为了持续盈利会不乐意,要实现这个目标或许还有障碍。仍然会有一些公司会以他们的产品更好为由要求额外利益,但供需不平衡,买方市场决定组件价格注定下降。

7.客户开发

客户开发成本仍将高企

现在,将近有1美元/瓦的费用是花在销售方面的开销上。如果能引导服务情报、有更好地软件技术,更新的客户勘探策略将会有效的减少相关成本。扩散效应之下,相信在德国的成功模式启发下美国也能获得借鉴。

8.小型太阳能公司将会和大型下游光伏电站并存

小公司不会倒闭,但是当广告广泛充斥于网络的地方之后他们会进入休眠期。小型安装者们将会茁壮成长,因为他们的运营成本和优质服务优势。新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和信用社,都会让屋顶光伏安装者们能够和大型光伏电站业者竞争。

9.经销模式

新的太阳能经销商会出现,老的也会更加巩固。

当太阳能组件安装变得越来越规范之时,太阳能分销业务也会变得简化。暂时来讲,过于繁杂的产品和规格让大规模的的光伏应用有点不适应。然而在将来,必将会出现一种高效规范而且适应各地的规范性安装模式出现。

10.成本聚焦

越来越多的目光将会聚焦在普通零件如屋顶太阳能雨刷,接地设备、支架和供应链上。

RMI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刚刚公布了一个了不起的屋顶太阳能装置动态研究。他们的结论是,最有可能降低安装成本的地方是在一些我们没注意到的诸如集成支架、减少组件数以降低诸如螺母,螺栓,电线,夹子,及其他一些并不会对发电效率造成影响的部分的用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