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无锡尚德破产案收官,国开行16亿打水漂”的消息让很多光伏人不禁唏嘘感慨,昔日龙头轰然倒台的一幕仍历历在目。然而如今的无锡光伏产业,在世人眼中却是一副冰火两重天的别样光景:痛失核心资产的尚德这边是“亲戚或余悲”,惟有黯然收拾残局、勉力维持;那头却是“他人亦已歌”,海润光伏内蒙豪掷百亿元建电站的大手笔,不由得令一众惊呆了的“小伙伴”们重新审视这片光伏热土。
其实,不但是无锡,伴随大干快上的火热景象重现,不少光伏人或许都觉得恍然如梦:凄风冷雨的惨况仿佛还在昨夜,怎么一转眼就艳阳高照了?究竟是光伏“第二春”来得太快,还是行业崩盘前的回光返照?如果说,在尚德称霸的那些年月,各家企业比拼的还是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排名,而在下游应用环节大热的“后尚德时代”,角力的重心则转移到了装机规模和投资额上,唯一不变的依然是比富斗狠的土豪习气。然而,相比已经做坏了的组件制造业,光伏发电领域真的就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么?无锡尚德的悲剧,又是否会再度上演?
电站投资掀狂潮光伏业重现大干快上
相对于无锡尚德这个落魄的前辈豪门,同样从无锡发家的海润光伏可谓志得意满。就在11月20日,这家公司与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签署意向协议,拟在当地规划建设1GW的光伏电站,总投资将达100亿元之巨。
其实,早在今年7月初,海润光伏就已经在当时还一片沉寂的业界先声夺人,在江西布局开发近500MW光伏电站项目,合同总金额近42亿元,这笔大单甚至超过该公司2012年营收总额的84%,也是中国光伏行业自2011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大单,着实令那些仍在蛰伏待变的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值得一提的是,给海润光伏下单的正是日前接盘无锡尚德的顺风光电。
尽管如此这般春风得意,但海润光伏的家底却着实有些捉襟见肘。其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海润光伏总资产为116亿元,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22.7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7亿元,同期净亏损2.2亿元。一家还陷在亏损泥潭中的企业,想要撬动一个百亿元的大项目,任你再怎么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听起来也还是不靠谱。
如此大干快上的并不只是海润光伏一家。就在11月12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于2017年前在内蒙古开发建设7.5GW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为此已与呼和浩特市、林格尔县政府签署了一份先期建设2GW光伏电站项目的框架协议,累计投资将达200亿元。
不单是光伏企业掀起了投建电站的热潮,就今年来看,包括对光伏发电几乎一无所知的房地产企业、风险投资公司都蜂拥而入,削尖脑袋到西部地区寻找可以分羹的机会。而围绕光伏电站的各种造富和吸金神话又开始流传,裹挟着各路人马和更多资金卷入这个行当。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此情此景,光伏业内虽然也有担忧的声音,但似乎已经被更多企业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掩盖。毫无疑问,刚刚经历劫后余生的中国光伏企业,又再度迎来新一轮堆砌泡沫的狂潮。笔者想到了一句西方谚语“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毕竟,再亮丽的肥皂泡、再璀璨的烟火,还是注定会以破灭收场。
老脑筋不改光伏业还会出第二个尚德
如同一列随时可能出轨的高速列车,虽然外人看来险象环生,身在其中者却往往并不自知,甚至还感觉良好。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海润光伏CEO杨怀进相当淡定,称公司目前不用担心资金来源问题;只要一期项目盈利情况良好,就可以实现后续项目的滚动开发。
百亿元资金来源不愁,难道钱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么?由不得你不信,这种天上掉钱的事情,海润光伏还真碰到过。去年12月份,正是中国光伏业哀鸿遍野的岁月,海润光伏2012年业绩以巨亏收官本已是板上钉钉。然而,从当年12月18日到12月25日的一周之内,这家公司就收到了近5亿元,瞬间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当年中国光伏业寥寥数家免于亏损的幸运儿之一。当然了,发钱的不是圣诞老人,除去1.7亿元的“金太阳示范项目”补贴,其余3.3亿元几乎都来自无锡当地政府。
能让地方政府不遗余力为其业绩兜底、保其金身不破,海润光伏的神通广大,着实不可小觑。眼下虽然亏着,不过正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没准到了年底又可以凭借送上门的红包实现大逆转也未可知。之前有内部人士曾透底这百亿元来自银行信贷,如今想来也并不奇怪;有政府为其背书,当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回想当年无锡尚德的风光八面、“光伏帝”施正荣的呼风唤雨,比之今日海润光伏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最终还不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岂不闻江湖上有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任你是大罗金仙,今天吃进肚的免费午餐,终有一天会加倍回吐出来。无锡尚德殷鉴就在眼前,海润光伏又怎可视而不见?
当然,正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眼下的海润光伏已经全面转向光伏电站开发业务,目前投建电站的内部收益率可以达到15%左右,远高于上中游组件制造环节;伴随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向,与当年的尚德已不能简单类比。杨怀进也一再表示,西部地区光照良好、土地资源充裕,只要不出现弃光限电,光伏电站的收益就有保证。对于电站投资回收期漫长这一问题,海润光伏同样并不担心;杨怀进7月份就曾明言“我们不会做电站运营商,只会一个接一个地做电站项目和销售电站项目”。
这样看来,在内蒙这个百亿元的大项目上,海润光伏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建电站来带动自身组件销售,并且建成后立即转让来获得更大收益,保证资金快速回笼,从而投入到下一期项目,实现所谓的滚动开发。虽然听起来很美,但笔者的疑惑却有增无减:下家应该不是傻子,如果加价卖出去还有人接盘,说明电站的中长期运营收益应该远高于其买入成本,既然如此海润光伏为何拒绝做电站运营商,而将稳健获利的机会拱手予人?反过来说,如果出售电站是考虑到回款周期漫长、预期收益不稳定而急于落袋为安,下家也不傻,同样的顾虑对方会看不出来么?那样的话还会有人愿意接手么?
说到底,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本身是高负债率经营,要靠炒卖电站赚快钱,公司承担的短期风险也会骤增;一旦上述某一个环节卡壳,资金链条可能很快断裂,整个项目就会搁浅,偿债变成“不可能的任务”,当年的尚德不就是这样被放倒的么?对于海润光伏而言,虽然业务方向、经营模式变了,只要大干快上、“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发展思维不变,就仍有可能和尚德倒在同一个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