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个人建光伏电站“钱景”如何?

   2013-06-25 金华日报
54
核心提示:设备要求并不高,但成本回收周期较长近期,国家电网不断出台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这引起了业内以及普通民众广

设备要求并不高,但成本回收周期较长

近期,国家电网不断出台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这引起了业内以及普通民众广泛关注。以前都是从国家那里买电,现在自己不仅可以发电还能卖给国家挣钱,这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兴趣。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向电力部门咨询个人光伏发电并网的事情。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

受到国家政策鼓励

近来,兰溪市灵洞乡一居民楼屋顶安装了一个3千瓦的小型光伏发电站。记者从兰溪供电局了解到,该发电站占地93平方米,安装了12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原来该发电站计划5月底并网发电,但目前因为一个设备的技术问题,尚未通过向兰溪市供电局并网申请。另外,兰溪城区一屋顶光伏电站也面临着类似情况。

“原本这两个项目有望成为省内第一个个人建光伏电站并网项目,现在被省内其他地方抢了先。不过,如果并网成功也具有很重大意义。”兰溪供电局工作人员表示。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不完全统计,全球90%以上的光伏产能聚集在中国。然而,随着美国及欧洲对产自中国的光伏组件陆续展开“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产业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去年开始,国家陆续召开多次会议,出台多个文件,帮助光伏产业由依赖外需向倚重内需转变。在这些政策中,被认为具有历史性突破的便是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这一新政策,地市或县级电网企业正式开始接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的并网申请。

根据《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只要个人用户提出申请,且具备所有条件(个人住宅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等材料,占用公共面积提供其他业主、物业、居委会的同意证明),电力公司受理用户申请后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现场勘察,制订一套接入系统方案,比如附件的电源点、家里光伏设施安装在什么位置等。

根据现有外地已经并网的用户经验,安装光伏发电项目的个人用户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拥有自己的住宅,可以自行决定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另一种则是在获得楼道内邻居许可签字后在一幢居民住宅楼某个单元的楼顶安装自己的光伏发电设备。

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设备要求并不高,只需要一台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电池板或组件)、一台逆变器、一个微断开关和一些导线。逆变器是用来将发电设备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符合并网要求的交流电。微断开关则主要起保护作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会自动跳开。这些设备中最重要的是太阳能电池板。

兰溪这两家个人光伏发电站的设备就是兰溪本地一家企业提供的,如果示范效应显现,将会引导居民自建光伏电站。在光伏行业面临欧盟“双反”调查的背景下,如果光伏企业能够打开国内市场,倒也是一条出路。

建个人光伏电站

面临成本回收问题

不过,由于个人自建光伏电站属于新生事物,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还处在探索阶段。

在场地方面就有难题。一般来讲,1千瓦的光伏系统需要占8至10平方米的面积。而功率为3千瓦至5千瓦的光伏系统发出来的电量通常可以满足日常家庭需求。因此,普通居民要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需要具备20~30平方米的面积,这就是不小的难题。对于住公寓楼的居民来说,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与同楼的居民协调楼顶公共空间使用问题,一旦出现经济效益又面临如何分配的难题。

对此,兰溪供电局营销部负责人建议,以后推广开来的话,最好由小区物管统一提出申请并安装,产生的收益在电费中补贴给用户,发电站的维护都交由小区物管统一管理。

另外,众多分散的个人光伏电站一旦并网,对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会不会造成影响呢?兰溪供电局一位负责人提出,电网检修时会不会造成电流倒退?另外,小区光伏电站会不会造成电压过高,烧掉电器?还有,光伏电站的设备存在衰减问题。

除了场地、技术上的难题,建个人光伏电站还面临成本回收问题。一个3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约3万元,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每小时可以发电3千瓦时,按每天光照5小时计算,可发电15千瓦时,一年就是5000多千瓦时,即便按照每千瓦时1元电价收购,收回成本也要六七年,这还不算设备的衰减等因素。更关键的是,现在要想获得每千瓦时1元的收购价,还需要获得发改委同意。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如果按照每千瓦时0.5元的收购价来计算,需要十几年才能收回成本。

虽然对多数个人用户来说,目前建一个屋顶光伏发电站并不划算,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未来光伏设备价格会进一步降低,转换效能将大幅提升,从长远来看,建一个屋顶光伏发电站仍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