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迹象来看,我国光伏产业在2014年或将迎来行业格局的新变化,并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光伏产业出现制造业服务化的苗头。随着光伏制造毛利的下降,我国一些大型光伏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留了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关停了成本较高的生产线,多余订单委托给第三方代工。国外一些企业如美国Sunpower公司等也一直通过大型电子服务企业Flextronices和Jabil代工。按此发展趋势,光伏产业在制造环节将出现像富士康那样的大型代工企业,我国光伏产业的现有格局将会受到冲击。
二是生产制造呈现自动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通过机器人取代人工将不可避免。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配置可保障产品的一致性,降低由于电池匹配所带来的功率损失,也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目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已低于人工生产线产品的成本,这将迫使我国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国内光伏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我国光伏企业生产的晶硅电池转化效率普遍在17%~19%之间,效率在20%以上的高端产品严重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极易催生价格战。如去年第二季度,我国光伏企业在鏖战0.55欧元/瓦的普通组件市场时,日本三洋和美国Sunpower则独享1欧元/瓦的高效组件细分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产品利薄的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严控光伏长期贷款,这也将限制企业的高效电池产业化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