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施正荣谈尚德“由盛转衰”

   2013-12-19 新浪微博
125
核心提示:7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3年中国500强排行榜。在所有人意料中的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榜上无名。事实上,作为国内

7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3年中国500强排行榜。在所有人意料中的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榜上无名。事实上,作为国内光伏行业的巨星,无锡尚德去年还排名第206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尚德遭遇破产危机,掌门人施正荣作为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富,却接连失去无锡尚德CEO和董事长的职务,对其争议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

而在2006年的《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无锡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以22亿美元身家排名第350位,同时是当年的中国首富。

近十年的时间,无论对施正荣,对无锡尚德,还是对中国光伏业来说,都经历了一回过山车式的旅行。“中国光伏产业之父”、海润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曾经的创业伙伴杨怀进形容说,“这多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都是灰。”无锡尚德做了一个烟花梦。伴随着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光伏产业拯救计划,还在破产重组泥淖中挣扎的尚德,还有机会重拾昔日荣光吗?

尚德梦魇

2013年3月20日,无锡尚德宣告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此时的尚德,早已不是那个连华尔街都争相追捧的光伏明星了,关于它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而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已经在2012年8月15日和2013年3月4日先后失去了CEO职务和董事长身份。

2000年,37岁的施正荣带着在澳洲工作两年的40万美元薪水和一身世界领先的技术,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5年后的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资4亿美元。尚德电力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那一年,无锡尚德产能达到540兆瓦,销售收入100亿美元,跻身世界光伏行业前三强,施正荣也因此被誉为光伏界的“比尔˙盖茨”。彼时的风光绚烂,即便是一个旁观者现在再回想,仍然觉得心潮澎湃。

海外上市募得4亿美元后,尚德进入狂飙突进期。到2010年,随着无锡光伏新能源产业园的建设,尚德的产能扩大至3500兆瓦,成功跃居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宝座。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尚德一方面大张旗鼓地扩充产能,另一方面也开始章鱼式的外延扩张。虽屡掷重金,换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失败。例如2006年,尚德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类似于铁矿石长期协议的多晶硅十年采购供货协议,但后来多晶硅价格暴跌,2011年尚德不得已赔付2.12亿美元取消协议。

与此同时,尚德的债台也越筑越高。2007至2008年间,尚德通过各种方式在海外融资近10亿美元,而银行贷款则从2005年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的17亿美元。截至今年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触目惊心的内忧数字面前,尚德遭遇了更致命的外患。中国光伏产能过剩、欧美等主要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尚德的业绩受到重创。2010年,主业亏损;2011年,营收、毛利双双下滑;2012年上半年,尚德平均每天亏损1000万元。尚德市值已从上市之初的49.22亿美元跌到如今的1.49亿美元,华尔街投资机构MaximGroup对它的目标价评为0美元,。该机构的解释是,尚德的股票一文不值,它唯一的出路就是破产重组。

大跃进后,尚德从抛物线的顶端重重摔了下来。它的衰败如崛起一样,速度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畸形的光伏业行业困局

唱着尚德的悲歌,环顾四周不难发现,尚德仅仅是光伏产业变迁中的一个缩影。随着整个光伏产业大环境的恶化,光伏产业迅速进入了“洗牌”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下半年,全国43家多晶硅企业共计停产30余家,整个行业哀鸿遍野。

无锡尚德缘何由盛转衰?施正荣总结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过热造成了暂时性的产能极度过剩。“据我所知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有100多个城市都在建光伏产业园,都在创千亿的光伏行业。”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光伏运动”中,光伏产业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种资本竞相涌入,龙头企业也可以轻轻松松拿到银行贷款。尚德便是众所周知的受益者。

可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前,扎堆进入的光伏企业走得太心急,步子迈得太虚飘。

实际上,自2007年成为“全球第一光伏大国”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就稳坐全球的“头把交椅”,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成本控制能力,都大幅超越其他国家和地区,掌握着光伏产品的定价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此前曾分析称,我国主要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很接近,在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将是行业集体亏损”。

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我国光伏产业一直没有改变“两头在外”的畸形格局,即光伏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多依靠国外技术。内需市场不足,高端技术欠缺,一定程度上,中国光伏业再次沦为了“世界加工厂”。这样的虚胖体格在战斗中并无竞争力,也直接为后来的欧美“双反”种下了苦果。

王世江对国内外光伏业频频发生的商战脉络做了梳理:企业产能扩张—全球产能过剩—价格战上演—欧美“双反”接连启动—海外市场萎缩—全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价格战加剧—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众生轮回,因果循环,佛家教义在中国光伏业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浴火重生重新开始

7月27日,持续了近一年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终于尘埃落定。根据欧委会公告,从8月6日起,94家中国光伏企业按照价格承诺协议可享受对欧盟出口硅片、电池、组件免征反倾销税。在中欧光伏大战结束的同时,这近百家光伏企业将按比例分食7GW的欧盟市场配额。中国光伏企业悬了一年的心终于暂时放下了。

不过,更让大家业内欣喜的是,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一则名为《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消息。《意见》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业内人士表示,若该目标能最终实现,每年或将带动1000亿元市场需求,届时国内光伏行业产能的三分之一将可靠自身消耗,上下游产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多年依赖国外市场的尴尬地位国愉光伏企业,终于有机会逆袭。

这个时候的尚德也迎来了峰回路转的契机。一改过去多月来除了无锡国联集团鲜有人愿意接手的局面,7月20日左右前后,尚德破产重整管理人小组向主要债权人通报了意向投资方情况,目前又有包括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保定英利集团、北京普天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一家电力公司在内的四家电力行业巨头递交了意向书。在全面摸清尚德情况后,这五家单位将最后作出投资决定和方案。这离尚德宣告进入破产程序已经4个月。

多年来,谈及与施正荣、尚德、光伏业一同出现的高频词应当非“无锡市政府”莫属。因为无锡市政府,尚德成长为具有“国际范儿”的明星企业,却也因此,尚德在“溺爱”中大起大落。

早前,无锡国联董事长王锡林在回答关于无锡国联是否会控股无锡尚德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会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按照投入产出的原则来做出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在市场规律前,尚德的烟花梦碎了,也该醒了。如今,尚德回归市场,重新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