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台湾经验秀:若善用太阳能 到处皆生机

   2015-05-27 中时电子报
37
核心提示:  台湾的太阳能产值居全球第二,但其太阳能占总发电量比例不到1%。长期关注再生能源发展的德国汗得学社社长胡湘玲深受德国公民
  台湾的太阳能产值居全球第二,但其太阳能占总发电量比例不到1%。长期关注再生能源发展的德国汗得学社社长胡湘玲深受德国公民电厂启发,去年发起“一人一千瓦”社会企业。

汗得学社所在地为台北市青年公园太阳能图书馆暨节能展示馆,这个节能达80%的图书馆空间就是运用太阳能和节能建材打造的新能源家园。一人一千瓦计划专案的工程师游博升指出,台湾每个人每年使用的电约1000瓦、1200度,“一人一千瓦”就意味着自己的电自己发,鼓励“有屋顶的人出屋顶、没有屋顶的人出钱。”

“一人一千瓦”将出资者的钱买太阳能板安装在适合的屋顶上,再把太阳能发电并联,卖给台电。出资者可以分得卖电的利润,出屋顶者则可收出租屋顶的租金。

此计划进行一年来,有400人加入,相当于发了24万度电。若以每人每月用100度电计算,这个发电量一年可供200人使用,预计明年将成长10倍,预期全台会有300座太阳屋顶。若以台电收购太阳能每度5元新台币计算,一年卖给台电的绿电将破1000万元新台币。

屏东养水种电 下陷恶地燃生机

在台湾屏东林边佳冬沿海,原本因养殖导致下陷的“恶地”,近年转变为滞洪与太阳能发电,一度失去希望的土地,因太阳光电重燃生机。

2009年莫拉克风灾重创屏东,将近1075公顷的养殖区淹没,林边乡更停电两个月。为了辅导长期使用地下水的养殖产业转型,“养水种电”计划在屏东启动。

屏东县环保局长鲁台营指出,养水是将屏东过去因超抽地下水导致的地层下陷改造成湿地,洪灾蓄洪、旱灾供水,湿地植栽同时净化水源,种电则是将海水倒灌、土壤已盐碱化的耕地出租搭建太阳能板,太阳光电板下进行农业或生态养殖,所发的电力可作养殖废水处理用。

面积广达44公顷的养水种电计划,总发电量达3104万度。在第一阶段计划获得成功后,县政府进一步在林边火车站后方的光釆湿地,移转养水种电的成功经验,为地层下陷区内的沿海居民摸索一条可行的生活道路。

在委讬林仔边自然文史保育协会的经营下,高架光电板下方规划为自然生态养殖区,湿地水源一部分引自海水,一部分来自周边养殖鱼塭排放的废水,经过自然净化程式,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屏东县城乡发展处长张桂凤表示,他们还尝试高架型、屋顶型、鱼塭型、追日型等模式,除了太阳光电,也善用农牧资源,包括沼气、生质能源。例如2014年底,农委会香蕉研究所开发的香蕉水发电,就是再生能源的新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