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阳能光热产业优势显著,但近两年产业发展正面临增速放缓的问题。因此,加快制定合理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应用,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光热应用,社会及经济效益突出
热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约占国家能源总消耗的50%~55%。利用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即太阳能热利用是实现能源代替,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排放的重大举措。
据统计,2014年,我国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的销售量已达5240万平方米,保有量达到4.14亿平方米(占全球太阳能光热利用总量的67%),提前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的14年间,我国太阳能集热系统累计节约标准煤总量达到37167万吨,累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硫1201万吨、烟尘929万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79778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记者获悉,尤其是在我国寒冷地区,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不仅可实现房屋冬季采暖、沼气池保温、工业化干燥、烘干等相关应用,还能为温室大棚提供补偿供暖,解决冬季农副产品短缺问题,其社会及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据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2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28家科研院所共同完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报告。报告显示,太阳能热利用在替代标煤量方面,占比达到13.7%,仅次于水电。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光热产业是我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目标的重要支撑,是实施能源消费革命必须依靠的力量。
光热产业增速放缓现象不容忽视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在5年内,政府直接投资4万亿元用于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九大行业的发展。作为同时横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产业的太阳能光热产业,成为各级政府和产业政策关注的焦点,不言而喻。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太阳能光热产业优势显著,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近两年产业发展正面临增速放缓的现象。”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品牌企业产品市场集中度不够。“目前行业前10强企业市场份额不足20%,行业内厂家多、分散、规模小,特色产品少,产业发展亟待升级。”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另外,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范围小,产品质量差问题依然存在,科技人才短缺也制约产业进步。同时,国际市场开拓不足,都急需广泛拓展。”
急需重点发展和扶持光热行业应用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同时,太阳能光热发电作为20个重点创新方向也被重点提及。紧接一个月后,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其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提及。
这意味着光热发电将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加快制定合理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化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太阳能光热行业的应用,必须提上日程。
为此,全国工商联在此次“两会”上建议: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研究和示范工作,力争尽早取得更高突破,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实现与小城镇建设、小康建设、扶贫工作相结合。力求通过科技进步试点示范,拓展应用市场。
此外,全国工商联还建议,要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的整体建设,要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装备企业,形成机械化、信息化的加工生产线。
同时,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科技进步。鼓励支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发,以科技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加速技术标准制定,提高标准化水平和准入门槛,健全技术保障体系以推动产业升级。多途径、多渠道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扩大出口。
“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上,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实施生产准入制或出口核准制,杜绝不良产品流出国门。另一方面,企业独立自主产权的产品需要有独立自主的品牌作支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要避免自相残杀。”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