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美国“双反”尘埃落定,中国光伏需要反思为什么总要看老外的脸色过日子?
过去我们只把光伏电池作为一种出口产品,而没有将其放到新能源革命的高度来认识,产能是上去了,但出口的路子断了。目前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如何来消化这些产能?
尽管产能很大,但先进技术、关键材料和高端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成套装备进口推高了成本,“绑架”技术创新。我们用本土的高能耗和出口的低价位支持了欧美的能源变革,结果却换来了当头一闷棍。
中国光伏企业如何自救?一方面开拓国内应用市场,促使市场多元化;一方面更要努力掌握核心技术,认清转型升级的方向。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8.7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12GW,同比增长了232%,接近欧洲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总和。全球光伏市场从以欧洲为核心区域逐步向亚洲转移,中国超越德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
为了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今年利好政策频出,年初制定了2014年新增光伏电站共计约12吉瓦、分布式光伏为8吉瓦的计划。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九个省市近期分别再抛政策“橄榄枝”,出台了涵盖并网、补贴等多方面政策,扶持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展。
国外市场阻断,立足国内市场成了中国光伏企业的首选。在国内利好政策频出的大环境下,中国光伏企业应抓住机遇,从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光伏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