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记者来到由中国电建投资水电七局承建的123万千瓦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项目群首期——四川攀枝花盐边万家山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顺着山丘向上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低起伏的大型成串电池组板布满整个山头,在阳光的反射作用下格外晃眼。
当前,以清洁能源建设为引擎,推进西部高海拔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是在生态优先的和谐理念引领下,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做出的科学决策。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较为成熟的绿色、低碳的朝阳产业,具备与周边产业有效结合、实现综合效益的技术可能。”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四分局局长徐绍波称,首期工程装机容量3万千瓦,总投资约3.2亿元。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进一步整合设计、施工、监理一体化进程,完成企业产业模式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并推进攀西新能源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在‘后水电时代’,以光伏、风电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正成为央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该项目的建设也为我们打开光伏市场,打造新能源品牌提供了更多机遇。”
“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更是一个涉及林地,农耕地占用,以及林业、农业和农村农民发展的综合性新能源项目。”攀枝花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靖向记者介绍,该光伏电站将采用“能(清洁能源)、农(设施农业)”一体化发展路径,通过在光伏电池板下种植类似何首乌等喜阴植物,将项目开发与农业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升荒山的高效利用和土地流转,不仅能够将传统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转变为“绿色工厂”,也可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该模式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是重大创新,如果能将此能源发展新方式推广至整个攀西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对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可持续国家发展战略,保证国家生态安全都有重要意义。”苏靖表示。
“现在每天都有三四百人在工地上施工,最高峰高达五百多人,在山地‘开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李天军坦言,相比平原光伏项目建设来说,从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不可比拟的。“由于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就拿电池板安装来说,大货车运送到货以后,需要从山下用小货车转运到山上,再用拖拉机运到每个点位,然后由人工背上具体安装点,短短三公里的进场道路,平均每天有40多趟次的货车在上面来回跑。”
“不要小看这电池板,每块都有近四十斤重,我每天要能背一百多块。”马吉斌是来自凉山州的建设工人,每天在工地上干八九个小时的他皮肤已经晒得黝黑。
“最忙的时候我得一个人爬上长17米、高4.5米的的大货车上清点物资,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不带歇息,整天脑子里被各种物资、电池板型号等数字填充着,还要监督在转运和装卸货过程中支架不能变形,电池板不能堆放和开箱。”协助分管物资的孙仕娇现在是该项目部名副其实的“女汉子”,“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刚进项目部那会儿说话轻声细语,现在已经练就了大嗓门,而且胆子也练出来了,工地上干活儿再苦再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都得上。”
“首期项目快要收尾了,每天工地上都堆了很多设备和材料,抓安全,防火、防盗也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该项目部安全总监王清旭告诉记者,首期项目规划占地900亩,约60万平方米,电缆的总价值差不多就900万,防盗是我们的一个难度和重点,现在只能进一步加强巡逻和看守,一到晚上就要安排十几个人到重点点位把守。
“万家山光伏电站建成后,预计该电站年平均发电量3991.5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30.5小时,建成后每年可减少1.2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8万吨,相当于中国4000人口每年的碳排放量。”李天军称。
“根据当前国家已经拟定完成的能源规划,中国在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目标是11.4%,到2020年是15%左右,可以说国家短期、中期、长期的能源消费清洁化目标越发清晰。”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刘锦超表示。
“2014年是中国光伏电站的‘建设元年’,伴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扶持,未来十年将进入‘黄金发展期’的良机。”徐绍波表示,“我们不能给百姓太多的承诺,但我们希望更多的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让今年最流行的‘APEC蓝’成为一种常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走出来的‘路子’会带给百姓最真切的感受和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