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光伏电池被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弗里茨首次制备成功。他的方法是在硒表面镀上薄薄的一层金,这种电池的最高光电效率还不到1%。然而,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太阳能电池技术已历经三代:第一代为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非晶硅低成本薄膜电池和高效、低成本、高转化率、可大规模工业化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第三代主要是指有机薄膜和染料敏化电池及其他新兴电池技术。
环顾光伏行业发展,统计显示截至3月中旬,共有27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业绩年报或业绩预报,其中业绩盈利、预增、扭亏企业共计20家,占比超75%。业内预计,2014年光伏行业将维持景气,在中国、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带动下,全球需求仍然有望维持20%-30%的增长。光伏行业终于迎来春天。
然而,“核心竞争力不足”仍是我国光伏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先进技术、关键材料和高端装备仍然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成套装备进口推高成本,“绑架”技术创新阻碍了行业的创新发展。光伏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目前在光伏行业,全球薄膜电池的设备供应商较少,设备进口成本高,关键设备的进口也会导致技术上对设备供应商的依赖。
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建议,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规划与部署,把薄膜太阳能先进技术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纳入“十三五”重大专项,通过以项目为依托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加速光伏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进入最具有工业化前景的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光伏产业亦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李河君建议,把先进薄膜技术确定为我国光伏产业的战略方向,集中资源、持续投入,力争突破薄膜太阳能生产线关键设备制造瓶颈,建成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薄膜电池生产线。
值得借鉴的是,目前欧美从事晶硅技术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少,对薄膜技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德国、日本作为世界光伏产业的领导者,通过政府电力生产成本补贴和对先进技术研发进行持续的公共投资,扶持了光伏产业的创新式发展。在我国,如果没有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的资金支持,单靠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李河君在他的作品《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中介绍,光伏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它是制造、运营和市场的支撑。
因此,我国光伏行业日后进一步提升高效产能、降低制造成本应进一步增强薄膜产业高端装备的国产化。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明确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建议将薄膜太阳能先进技术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光伏产业发展带动更多行业繁荣,进而形成稳定的绿色商业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