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新型能源的不断重视和扶持,光伏发电在国内应用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光伏应用市场逐渐增大。同时,可利用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荒地、荒山、荒滩以及屋顶等也越来越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光伏农业这个新产业开创性的将光伏产品应用在了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农业观光旅游方面。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通过把光伏发电、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增加农户收益,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生态和社会收益。
二、光伏农业的优势
光伏农业是传统农业种植结合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出的新一代光伏发电项目。棚面屋顶由太阳能组件和超白玻璃组合敷设而成。具有有效过滤对农作物有害的光波、不影响农作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棚内温湿度智能调控。棚外光伏发电,棚内种植蔬菜,所发电量除供棚内使用外,余量并入公共电网,享受国家新能源发电政策补贴。光伏农业一体化,绿色低碳双格局,一座大棚就是一座生物发电厂。
三、光伏农业一体化特点
1、有效利用农业大棚屋面,无需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属于高效设施农业项目;
2、大棚可使用25年,使用寿命比传统大棚长,无需每年更换薄膜,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3、太阳能组件和超白钢化玻璃提高大棚的整体保温效果;
4、棚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
5、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延长作物受光时间,缩短生长周期;
6、温湿度智能调节,打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舒适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
7、使用国际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电气化操作使用简便,省事省力省心;
8、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
四、光伏农业的推广模式
光伏农业依据农业生产的品类不同主要分为四种模式:
1、冬暖式反季节光伏农业大棚
冬暖式反季节光伏农业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瓜果类蔬菜菜,要求冬季保温效果好,这种大棚棚体与传统蔬菜大棚一样,后墙采用土墙便于保温,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透光玻璃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由于这种模式的大棚需要较高的光照时间,太阳能组件通常会安装在棚顶的后部,竖向安装三排,东西100米长,南北10米宽,种植区域透光率80%以上,占地1000平米的棚顶可安装组件75千瓦,角度30度,年发电9万千时。大棚及发电系统总投资约80万元,发电年收入10.8万元,农业纯收入8万元,两项收益年可达18.8万元。
2、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
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主要种植菌类等弱光作物,对光照要求低,保温效果要求高。这种大棚棚体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由于这种模式的大棚不需要透光,太阳能组件通常会全部安装,大棚东西100米,南北10米宽,占地面积1000平米的棚顶可安装组件800件250W组件,一个大棚整体光伏装机容量为200千瓦,角度30度,年可发电24万千瓦时。大棚及发电系统总投资180万元,发电年收入28.8万元,农业纯收入10万元,两项收益年可达38.8万元。
3、光伏养殖农业大棚
光伏养殖农业大棚主要是进行畜牧养殖,是一种钢结构连栋温室模式。该模式光伏大棚能够最大限度的用土地资源,棚顶全覆盖太阳能组件,棚下进行畜牧养殖。大棚整体由若干个南北宽8米、东西长8米的单元(清洗通道为50厘米宽)组成,大棚阳面可竖向安装三排组件,角度为30度。每个单元可安装250w组件24块,共6千瓦/单元。每30亩可做一兆瓦,年可发电120万千瓦时;1MW棚体及发电系统总投资为950万元,发电年收入144万元,出租养殖大棚每亩3万元,1MW收益60万,两项收益年可达204万元。
4、渔光互补农业大棚
渔光互补农业大棚主要进行渔业养殖,在原有鱼塘、湖泊水面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提高支架,既不影响水面搞渔业养殖作业、又能保证发电效果,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利用模式。这种模式通常做成开放式,水面打桩作为支撑,整体由若干个南北宽8米、东西长8米的单元组成,大棚阳面可竖向安装三排组件,角度为30度。每个单元可安装250w组件24块,共6千瓦/单元。每20亩可做一兆瓦,年可发电120万千瓦时;1MW发电系统总投资为900万元,发电年收入144万元,出租养殖大棚每亩5万元,1MW收益600万,两项收益年可达244万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