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孝义西辛庄镇采煤沉陷区将变光伏发电基地

   2015-06-12 山西晚报(太原)
48
核心提示:为治理当地的煤矿沉陷区地质灾害,孝义市在西辛庄镇太子里村进行了试点建起全国首家采煤沉陷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该太阳能光伏
        为治理当地的煤矿沉陷区地质灾害,孝义市在西辛庄镇太子里村进行了试点—建起全国首家采煤沉陷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该太阳能光伏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建成后每年可供4.6万多户居民日常用电。目前首期30兆瓦施工进入收尾阶段,7月底可实现并网发电。


山坡上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资源诅咒”带来民生困境

西辛庄镇曾经是孝义市的产煤大镇。以前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工商税收最高时一年近2亿元。如今,煤炭资源枯竭,让这个曾经“孝义最有钱”的乡镇早已名不副实。2014年,西辛庄镇的全年工商税收仅有2100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孝义市西辛庄镇累计开采原煤1.32亿吨。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地质环境的严重破坏。截至2008年年底,西辛庄镇煤矿采空区已达到8.38平方公里,涉及到23个村庄。煤矿开采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和塌陷,同时造成房屋、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大面积破坏。

太子里村的一处坡地上,有一道南北绵延约100米的裂缝。这个裂缝就是附近煤矿采空后留下的“后遗症”。村民李二龙指着裂缝告诉记者,他养的羊经常会掉进这样的土地沉陷裂缝或深坑里。

由于煤矿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失去了保墒的功能,即使是耐旱的庄稼都没有好的收成。没了煤炭,这里的村民也失去了赖以谋生的耕地,许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

如何破除“资源诅咒”,让广大矿区及周边群众免受房屋裂缝、土地塌陷、水源断流、道路损毁之苦,成为孝义市最紧迫的任务。

摇身一变,电池板架上山顶

6月3日,记者来到西辛庄镇太子里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工地现场,一辆辆吊车、工程车往来穿梭。施工人员有的忙着打桩、有的正在安装支架……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顶上整齐排列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方阵,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孝义太子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温德军告诉记者,他们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全部投产后,全年发电量为1亿4千多万度。一户普通城市人家的月平均用电量为200度—300度,该项目可供应4.6万多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环保还节能,每年节省4.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5万吨,二硫化碳减少29吨。该项目2014年9月开工,目前首期30兆瓦已经进入收尾阶段,7月底可实现并网发电。

项目所在地是煤矿的废弃基地。由于土地塌陷、地下水系遭到破坏,村民栽上树都长不活。就在这样废弃的土地上,如今安装排列了12万块电池板,还有逆变器、光伏阵列支架基础、配套变电室、SVG室、综合办公楼等配套设施也都已经完工。

电池板下搞种植,改善自然环境

太子里村的100兆瓦光伏发电,只是全镇光伏产业的一部分。西辛庄镇规划建设的光伏产业园区总规模是500兆瓦。在连绵起伏的山顶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排列整齐有序,蔚为壮观。温德军总经理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规划中,未来还将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底下种植紫黄苜蓿、中草药等低矮喜阴耐旱的植物,用于恢复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发展规模化养殖。“所有的地桩都采用钢桩,对土地没有损害。每个月,对光伏电池板下进行清洗,流下的水可以为土壤提供水分,起到了植物涵养、水土保持的作用。这样实现了光伏农业一体化,促进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建后,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太子里村村民李生键告诉记者:“在工地上安装架子,一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从开工到现在,村里有60多人来工地打工。”附近的仲家山、南庄沟村等村也因此而受益。

据了解,该项目经过了北京太阳能电力研究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一些科研单位的相关论证。利用孝义西部山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率先在采煤沉陷区高效利用废弃的土地资源,利用矿区电网资源为光伏电站服务,促进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将生态种植、规模养殖融为一体,对土壤、植被、水系等进行恢复性保护,对于推动孝义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