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概况
截止2015年底,我国光伏业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左右。今年1-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
(二)产业政策
(三)技术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新技术的道路且颇有成效。高效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以及汉能薄膜发电技术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院认证,我国其铜铟镓硒组件最高转化率达到21%;砷化镓组件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最高转化率达到30.8%,皆创世界最高纪录。
骨干企业多晶硅生产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
(四)产业链
1、多晶硅
2015年,多晶硅产量约为10.5万吨,同比增长20%。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约有18家,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前十家产量占比超过90%,前五家占比也超过70%%。其中,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控股)为龙头企业,其凭借技术优势及产能优势,产量接近中国总产量的50%。由于国内装机需求的旺盛,多晶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存在,2015年1-10月进口9.64万吨,同比仍大幅增加。在进口地方面,韩国、德国和美国占据了83%的份额。其中韩国以43%居首。
2、太阳能电池
2015年,硅片产量约为68亿片,电池片产量约为28GW,同比增长10%以上。1-10月,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额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015年,中国光伏对传统欧洲市场的出口份额继续萎靡,而对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增幅则依旧明显。
3、太阳光伏组件
2015年我国太阳能组件产量约为43GW,同比增幅达到20.8%,其中晶硅电池仍为主流。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多家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日本、美国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市场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规模也在快速扩大。
4、光伏电站
截至2015年9月,国内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已达37.95GW,其中,光伏电站31.7GW,分布式光伏6.25GW。从光伏应用市场情况看,现阶段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大型地面电站,而分布式电站占比较小,截止2015年9月,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占83.5%,分布式光伏装机仅占16.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明显的反差。
(五)面临的问题
1、电网: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新电改中的输配分离仍面临技术、资金、安全等困境,这将会直接造成项目弃电等尴尬局面。
2、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在屋顶建立电站,但是投资方一般难以获得屋顶业主的产权。电站产权制度的设计是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居民中推进的一大阻碍。
3、“双反”调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提出了对华产品“双反”调查。澳方目前尚未定论,但是美国新一轮“双反”已经落地,加拿大政府初裁常州阿特斯、天合光能、无锡尚德等10多家企业需缴纳“双反”关税。
三、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一)技术
由于铜铟镓硒技术的效率提升,制造成本上也可能比多晶硅更便宜。加之我国铟、镓资源丰富,在原材料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在这场光伏业市场争夺战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二)成本
2008年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每度电成本约为38美分,2015则下降至7.3美分左右,预计未来5年内还会再度下降30%。成本的下降将会成为整个系统成本下降以及融资成本下降的标志,这将意味着产业高速发展时机来临。
(三)市场
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仍有望表现强劲,预计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将突破19GW,将再度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随着我国西北部地区地面电站的逐渐饱和,以及光伏平价上网的条件达成,未来国内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发展高潮阶段,配合储能技术的成熟,东部及南部地区将兴起建分布式电站的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