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端出“开胃菜”
本报记者 刘 艳
行业观察
比预期提前了六个月,12月20日,在3GPP(国际电信标准组织)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New Radio,新空口)首发版本正式冻结并发布,5G标准化迎来重要里程碑。
但是,5G标准体系是个繁杂工程,5G NR标准并非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全球第一个5G标准”,它只是3GPP将不同的能力分批写入5G网络标准中,5G商用的产业化工作仍在继续。
为5G全面商用奠定基础
作为移动通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占比最大的部分,无线空口技术一直是业界研发和标准化最重要的领域,是各方竞技博弈的主战场。
通信圈将NR称为“新空口”,“新”是相对于4G,空口就是空中接口,通过这个空中接口,手机和基站之间才能实现数据交换。首发版5G NR标准是5G空口技术的基本功能包,应用在仅支持依托LTE(4G)的双连接非独立组网的场景。
2017年2月27日,业界多家公司在巴塞罗那达成共识,宣布支持加速5G NR标准化进程,建议加快完成5G NR非独立组网(NSA)国际标准。3月9日,3GPP RAN会议同意了标准加速建议。
“5G NR的第一个版本不仅为5G部署提供NSA解决方案,而且完成了NSA和SA共性部分的设计,为面向全球市场的5G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相信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是在2018年6月完成独立组网的5G NR标准。
在5G的实现过程中,“非独立组网”作为过渡方案,依托4G基站和4G核心网工作,以提升热点区域带宽为主要目标,而“独立组网(SA)”能实现所有5G的新特性,是业界公认的5G目标方案。因此,目前发布的5G NR可以说是5G的“开胃菜”。
即便如此,非独立组网5G新空口标准的完成,对5G产品的研发,以及商用部署和演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5G NR标准发布后,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等在内的30家公司发表声明强调,首个5G NR标准的发布为5G NR全面商用奠定了基础,将加快推进全球5G产业进程。
中国声音响亮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5G技术、标准、应用的引领者之一,位于全球5G产业第一梯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谈到5G这一话题时说。
3GPP是5G标准的主导方,在这个汇集了运营商、设备商、芯片商等行业巨头的“全球顶级俱乐部”里,中国的企业和专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5G标准第一版本发布的过程中,由中国人担任的关键职位有30余个。
从2015年11月启动无线技术场景和需求研究至今,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中国力量参与并主导着NR所包含的设计、架构、频段、天线等各方面工作。
中国移动作为唯一报告人和协议主编,领导完成了5G空口场景和需求研究项目,输出5G空口技术纲领性文件,详细记录了5G的各种应用场景、需求和各项技术指标,产业界后续所有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均以此文件为准。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产业界的努力,更离不开我国政府层面在包括频谱划分、重大专项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营造的良好环境。2013年,我国就启动了5G推进组,在技术创新、标准推进、产业协作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久前,工信部宣布了3000—5000MHz频段内5G使用规范,标志着我国在政策层面解决了阻碍5G商用和产业发展的频谱资源问题。
商用和产业化还需时日
此次冻结并发布的非独立组网5G NR标准,虽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年,但并不能说明5G也将提前到来。
它的意义在于,由于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共享无线空口物理层,意味着5G独立组网的通用物理层规范已完成。
设备厂家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开始设计产品,芯片厂家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开发芯片。从这个角度看,5G向商用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按照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计划,2018年将在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开展5G外场测试,2020年将实现5G商用部署。这个标准虽然为5G大规模试验和商用部署奠定了基础,可5G的商业化部署和进程还要经过测试实践和技术验证,5G商用不会很快到来。
正如中国电信集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所说:“在5G商用之前,通信产业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芯片商、设备商都需要进行产品研发和测试。”
此外,与标准化研究的投入相比,5G的商用研发才是最烧钱的部分。
据了解,华为2009年在5G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投入预算达6亿美元,据说这笔钱到今天还没用完。2017年初,华为确定用于5G产品研发的投入为40亿元,2018年华为5G产品研发投入预计将超过50亿元。
尽管预商用似乎就在眼前,但业界很多人认为,5G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