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特变电工进化论:中国光伏企业如何融入印度

   2014-09-30 财经国家新闻网
48
核心提示:  随着9月17~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两国间达成了工业、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的10多项
  随着9月17~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两国间达成了工业、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的10多项协议,印度媒体惊呼"中国企业大举进入印度"。

数十项协议中,投资工业园是重中之重。中方宣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两个工业园区,并争取在未来5年内向印度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投资200亿美元。

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印同为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大国,也是亚洲第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近3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1亿美元。今年前三个季度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累计达到10.8亿美元,工程承包合同累计达到633亿美元。

印度资深外交官基尚·拉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两国经济有相似之处。目前双方经贸往来主要基于中小商人的小规模交易,存在盲目性和波动性,因此两国经贸合作空间很大。此次习主席访问深化两国互信,莫迪总理也大力推崇中国技术、资金助力印度发展,这将给两国经贸合作带来真正的推动。

融入印度

莫迪执政后,将吸引外资作为推动印度经济的最佳方式。此前,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在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时,大力吸引外资在该邦境内建立工业园。日本,欧洲和中国的企业都已在此安营扎寨。

9月17日,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在习近平和莫迪的见证下,作为主要融资方和牵头方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古吉拉特邦工业发展局代表签署了在古吉拉特邦投资建立电力工业园的谅解备忘录(MOU)。

根据该协议,古吉拉特邦政府将在供地、税收和行政审批方面给特变电工等中国企业提供最大便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为工业园提供优惠贷款。协议中的古吉拉特邦发展工业园,正是以新疆特变电工为首的电力装备和设备制造工业园区。

特变电工在2007年决定进入印度市场,原因很简单印度电力供应匮乏。即便是现在,全印一年的发电量也远不及中国,而中印两国的人口数量却不相上下。其次,看中了印度人力资本优势。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人均工资水平不到中国的一半。

特变电工是印度现有的中国工业园中的第一家,也是做得最成功的一家企业。记者在园区看到,花园式厂区、崭新的厂房、职工公寓宿舍、网球场和篮球场、食堂,干净整洁,如同国内高新产业园区一样。500多名职工中90%以上是当地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在中国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几十名中国专家、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常驻该地,与印度员工一起吃住工作。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特变电工在未来几年内还将在巴罗达工业园区进行第二和第三期建设,重点是太阳能发电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工程,把中国最新科技引入,给几千位印度青年创造就业机会。"除了工程建设外,特变电工还将在当地开展扶贫工作,包括给附近的贫困农村打井,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当地的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印度企业。"

印度异类

与欧、美、日、韩企业在印度市场数十年的深耕相比,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市场尚属新手,耕作15年以上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印度留给外界的印象向来是制造业落后,投资潜力无限。但实际上,在印度投资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便那些先进入印度的企业也是交足学费后才得以发展壮大。

特变电工在进入之初,曾在新德里设立办事处,对印度市场进行大量调研和市场分析。就印度全国范围而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各邦对于商业和外资的税收也不同,政府和警察部门寻租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是外国企业投资印度的障碍。

然而,当时还在莫迪管理之下的古吉拉特邦却颇为独特,不仅该邦的商业环境居印度各邦之首、当地政府欢迎外资,而且行政效率也远高于其他各邦。在基础设施方面,古吉拉特邦还拥有印度质量最好的高速公路,电力和供水都达到商业要求。其本身还有港口,距离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港也仅400公里,区位优势极佳。

特变电工能源(印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审批到拿地到建设、调试、投产,古吉拉特邦政府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古邦官员真正是为企业和商人服务,这在印度,其实多少有些异类。"

当然,工业园建设最终获得印度政府通过,也是中国政府不断推动的结果。陈志金介绍说,在落户当地之前,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做了大量帮助工作,首先是政府层面的互动,由大使馆与古吉拉特邦主管商业的官员和部门约谈,确定合作意向之后,当地政府审批通过,特变电工才在当地完成注册、购地、建厂等流程。

2012年8月,特变电工工业园破土动工,一期项目投资1.5亿美元历时16个月,建成了中印两国输变电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

投资不易

特变电工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那就是依靠本国政府和使领馆推动。"如果仅凭企业单打独斗,基于印度特殊的政治运行模式,可能会带来很多潜在的困难和威胁。"陈志金说。

事实上,工业园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陈志金叙述,购买土地和施工建设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仅购买土地一项就与土地所有者陷入旷日持久的谈判,费时一年才完成购地。

在印度,土地归私人所有,很多城市甚至规定在一块土地上连续居住20年以上的住户拥有土地所有权,开发商要想从这些土地所有者手中购得土地十分费劲,因为政府为了未来的选举不敢干涉,"得罪"不起这些"地主选民"。

陈志金向记者介绍说,在印度购地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供地,当然位置不太理想;二是私人用地,由于印度人口密集,开发商与土地上的住户达成协议困难较大;三是中介机构代理的土地,其中含有隐性成本,代价颇高。权衡之下,特变电工确定了一块私人农业用地。

特变电工一面自己努力,一面寻找当地中介帮助"砍价",在经历了外资或本土企业在当地购置产业必会遭遇的困难之后,工业园的施工顺利起来。2014年6月28日,由特变电工投资建设的特变电工绿色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特变电工能源(印度)有限公司交流1200千伏、直流正负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研制基地正式落成,目前已有24台765千伏特高压产品成功下线,服务于印度国家主电网建设。

对于中国企业在印度遭遇到的一些困难,中国驻孟买总领事刘友法曾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归纳说,出于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考虑,长期以来历届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和资本实施了歧视政策。一是在企业审批上增设"安全门",二是在项目竞标上有差别待遇,三是在签证上无故延长审批时间,四是相关机构不能依据合同签发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许可证,五是存在结构性寻租现象。

根据印度的制度,邦政府在税收上有很大决定权,他们把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视为"摇钱树",有的会想办法从税收、土地和审批许可等方面刁难,这已是投资印度的"潜规则"。正因为如此,印度的经商环境一直排名靠后。一些外资企业受困于此长期不能盈利,最近几年甚至出现外资撤出印度的新动向。

这些政府层面带来的困难,使得部分中资企业只能依靠当地的人脉,尤其是政府和商业人脉,才能"入乡随俗"摸清灰色地带,取得一些成功。

即便有特变电工在印度成功的先例,陈志金仍然认为,印度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市场,对于中国企业很陌生,看起来"潜力无限"实则充满"暗礁",印度市场既含有西方运营的规则和流程,也有一些政府机构寻租的灰色地带,而且印度当地特殊的宗教和民族性格,都需要投资者更为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