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陈康平:更多“普通人”将参与到光伏行业

   2015-08-26 凤凰财经
77
核心提示: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跌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8月1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汇改20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8%。在随

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跌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8月1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汇改20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8%。在随后三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累计下跌3000个基点。与此同时,据海关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7月进出口贸易数据表现再度低迷,其中出口额同比重挫8.3%,为近四个月以来新低。然而,就出口而言,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出口则呈现逆变上涨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中国正从投资带领型的经济体转型为消费引导型。同样,中国光伏产业也是如此,随着内需市场的扩大,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分布式光伏等电站项目的应用,而不再仅仅依靠于出口。

工信部18日最新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指出,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同比增长30%,下半年发展也将呈上升态势。行业的回暖也带动大多数光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打出了业绩“翻身仗”,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国内前4家多晶硅企业均实现满产,前10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15%,进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的29家组件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


晶科能源总裁陈康平

晶科能源集团全球新闻发言人钱晶向记者分析:“如今,光伏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一线企业凭借技术、质量、品牌优势将掌握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二、三线企业的生存机会被不断挤压。此外,光伏产品的品质和长期发电量需要历经时间的检验。”

对于晶科产品蝉联PHOTON全球组件测试一线品牌领跑者,钱晶认为这离不开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她表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概念,而是透过系统的方法,将概念化为实际的成果。

笔者:如何整体评估一线光伏企业上半年的表现?

晶科能源:除了全球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光伏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线品牌的企业凭借技术、质量、品牌优势将掌握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二、三线企业则背道而驰,生存机会不断挤压。晶科产品的品质已经被越来越多客户认可,光伏产品是个“路遥知马力”的,产品品质和长期发电量可靠度体现是要一个时间过程,为什么晶科在PHOTON富通全球组件测试排名一年比一年优势更强,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其中里面一个关键数据,衰减度,晶科组件的年衰减度测试结果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安装时间越久,晶科系统发电能力的优势越明显。

笔者:晶科在研发方面有什么特点?

晶科能源: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概念,而是透过有系统的方法,将概念化为实际可行的成果。晶科所注重的创新研发特点是:一、不仅做产品研发,包括硅片、电池片转换效率,还做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研发,如系统、安装支架、微电网、储能等;二、不只针对技术,更不断精进制程工艺;三、不只在实验室进行研发,新产品投产后,跟关注中实际产线生产以及客户实际应用情况。

笔者:人民币骤降,7月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出口下滑8%。中国经济的放缓,对于光伏行业有什么冲击?

晶科能源:中国经济放缓,代表了中国正从投资带领型的经济体转型成为消费引导型的经济体。中国光伏行业一样,内需市场的扩大,政府倡导光伏安装应用而不仅仅是出口。但就出口而言,上半年光伏出口仍逆势成长。毕竟全球的需求量还在激增,而中国要供应全球70%以上的产能。

笔者:如何看待中国光伏行业的未来,或者说5年以后中国的光伏行业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晶科能源:畅想一下,5年以后,中国可能是:

1.所有的工商业、公用设施等适宜安装光伏的屋顶都被要求使用光伏新能源,并获得相对应的绿色评级

2.碳交易,碳排税可能纳入立法,企业根据每年用火力发电的量,承担相应的碳排税,就是说用传统电力需要交税了,所交的税作为财政部光伏新能源补贴资金的来源之一。

3.所有的产品售卖的时候都有绿色标签,类似食品上标有卡路里,所有产品标出生产这一产品用了多少电,对应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大家就会去选择碳排少的同类产品了。

4.很多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可能愿意回农村,发展农业,因为现在有了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种地、种电,种健康”这就是未来新农业思路,一块地,2份收入,还能善待地球,何乐不为呢?

5.光伏家装市场、能源互联网、光伏金融的出现让更多普通人能参与进入光伏新能源行业,你有技能,你有技术,你有闲散资本,都可以参与进来。新能源必须是个和人人有关,人人都可以贡献并获得收益的行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