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捍卫国家诚信 国家层面光伏电站补贴拖欠解决方案

   2017-09-19 太阳光
62
核心提示:光伏地面电站补贴拖欠问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光伏行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解决方案,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从补贴发放流程入手,从重

光伏地面电站补贴拖欠问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光伏行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解决方案,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从补贴发放流程入手,从重新定位国家相关部门职能角度,提出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面光伏电站国家补贴拖欠已经成为影响光伏行业健康发展负面因素,大部分地面电站投资企业运用的投资决策模式受到考验,这重情况在2018年矛盾将面临集中爆发,消息称江苏新能源协会计划向李克强总理写信报告,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补贴及时发放问题。

尽快企业财报将国家补贴作为待收账款处理,实际光伏电站投产后靠标杆电价收入归还金融机构贷款利息都有问题,贷款本金还得另外筹集资金归还,这种情况不要说民企,即使一般央企也受不了,华电集团新疆区光伏运营负责人叫苦不喋,前两年风头一时的以光伏电站收购运营模式为主的联合光伏也偃旗息鼓,公司转型更名熊猫光伏。

行业普遍认为是国家新能源资金补贴不足的问题,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通过调研认为:目前中国光伏电站补贴不及时发放更多的原因主要是国家相关部门新能源补贴发放流程运转缺陷造成的。

目前补贴发放流程

国家能源局根据各省上报情况平衡制定每省光伏电站建设年计划,电站启动建设及建设运行情况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水电总院代管)填报,作为领取补贴依据之一。

国家电网公司及国家认可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及部分地方区域电网公司)按季度向财政部申报光伏电站国家补贴电费,企业向国家电网申报,国家电网内部流程走一个季度,国家电网向财政部申报,财政部审核一个季度,列入财政拨付计划后有一个季度,资金到国家电网后又一个季度,碰到季度跨年,企业没有走错任何一个流程,补贴到位时间为两年,碰到跨年,三年是正常领到补贴运转时间。

财政部并没有认可国家能源局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尽管能源局强调没有填报信息得单位会影响补贴的发放,国家电网公司电费结算实际也看不到可再生能源信息系统的关联,在中国行政体制上,三家单位都享受正部级行政待遇。

现在新能源补贴发放流程是:国家能源局管生孩子、不管喂孩子,国家电网公司管喂孩子、但奶粉需财政部提供,而奶粉是国家授权国家电网公司在电费里每一个老百姓都交了的新能源基金,钱是先在国家电网公司帐户里。

补贴拖欠解决问题的方案

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电网公司都是国家认可的政策执行机构,既然国家授权能源局批复核准了光伏电站项目,在指标内的都是国家的孩子,财政部应该授权国家电网公司在指标内的光伏电站建成发电后,每月按电量将国家补贴打入企业账户,直接与征收的新能源补贴基金对冲,财政部转换为事后监管审核及国家电网企业若遇短时资金周转困难的财政支援角色,若确实补贴资金总量不足,由财政部统筹先行拨入国家电网公司专户解决,国家电网公司向光伏电站运营商补贴采取照付不议方式。

实际上,目前国家整体资金面宽松,国际对绿色能源支持,若确实如社会沸沸扬扬传的补贴不足(从未见财政部门公布该方面数据),财政部行动起来,向国际国内发绿色债券,年利率不超过3%,千亿资金一个月就能到位,主要看财政部的工作动能。

可喜的信息

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在调研中发现可喜的现象:南方电网管理的广东省,在原南方电网董事长、现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赵建国领导下,不仅屋顶分布式光伏国家补贴每月按时到账,并且地面电站国家补贴在电站投产当月,国家补贴每月由南方电网代付到账,当笔者看到六家地面电站每月南方电网的电费结算单时,吓了一跳。

南方电网也是部级电力企业,南方电网的实践表明: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提出的国家光伏新能补贴拖欠解决方案是可行的,作为新能源开发的主体力量,光伏电站持有企业只要知道每个月向交电费一样,国家补贴也每个月到企业业账户就行了,电站投产后只有一个婆婆——电网公司,没有必要了解国家各部委内部运转流程。

但就中国国情,要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补贴发放程序,需要国务院副总理级以上协调,因为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电网公司都是平级单位,重新确定各部门职能牵头需更高层面定。核心问题找到了,事情好解决,目前光伏企业补贴被长时间拖欠、影响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和国家诚信、国家层面领导不一定了解,本文同时供江苏新能源协会向李克强总理反映情况参考。

解决了光伏电站补贴拖欠问题、是捍卫国家诚信与尊严,涉事新能源企业与组织有义务配合。

(作者:阴存琦 金花茶国际光伏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