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热发电标杆电价出台 企业铆劲发力

   2016-09-22 中国电力报
48
核心提示:9月13日,在光热发电标杆电价公布后不久,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光热发电专委会在京举办标杆电价、光热启航产业分析暨媒体见面会

9月13日,在光热发电标杆电价公布后不久,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光热发电专委会在京举办“标杆电价、光热启航”产业分析暨媒体见面会。会上,光热企业在1.15元光热发电标杆电价出台的背景下,对行业的前景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探讨,并表示要共同促进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曾少军:可作能源基地调峰电源

“要高度评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这次出台光热发电标杆电价的重大意义。”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专业副会长曾少军表示,光热发电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只闻楼梯响,没见人下来”。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下降的背景下,国家依然坚决地出台1.15元的光热发电的电价,非常不容易。

他建议,光热发电今后的战略布局重点,应该作为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调峰电源,从而替代目前作为调峰电源的火电。

“光热发电如果能够替代西北地区每建一个可再生资源项目都要配套建设的火电调峰电源,对已有的可再生资源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对光热发电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新能源整体健康发展。”他表示,要从能源消费革命的高度,来进行光热发电下一步市场选择的考量。

姚志豪:产业布局不能局限于国内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光热发电专委会执行主任委员、首航节能光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姚志豪表示,光热和光伏有本质的区别。从项目层面来讲,光热是大型的工程项目,本质上就是一个小型火电站,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装备密集型的产业。

它的运行维护需要一个团队,对常规火电的产业转移和人员疏导非常适合。

“火电产业的常规环节所涉及的岗位,几乎全都能够在光热发电场找到对应的岗位。另外,光热发电装备的大型化和精密性决定它必须在现场组装、调试,因此,适宜进行基地化、规模化建设。”他表示,光热每个项目都是大型的地面电站,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由于国土资源有限,所以这些国家的企业只是定位于做一些光热发电的研发,进行原材料的突破。只有像中国、印度、中东、北非、南非、南美这样的地方才适合建大规模的光热发电基地。

姚志豪表示,中国光热企业还应该走向海外市场。“光热的产业链很强,涉及的专业很多,关系的群体也很多,因此,光热发电的产业布局不能局限于国内。光伏之所以成本下降这么多,很大原因是靠海外市场发展起来的。”但他同时表示,走向海外市场的前提是,通过目前国内项目的经验积累,使技术成熟起来,团队成熟起来,把产业链要培养起来。

李亚斌:熔盐储能技术为光热发电出力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光热发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投亿星董事长李亚斌表示,近几年,太阳能热发电之所以异军突起,主要的原因在于光热发电区别于风电、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具备储能功能,可以实现全天候发电、调峰发电。所以,光热发电高温储能是整个发电领域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熔盐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熔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白天的光照把储热介质熔盐加热后储存起来,到夜晚释放,通过换热产生蒸汽,通过蒸汽机发电。随着可再生资源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日益增加,确保可靠的发电能力变得日益重要。由于无需昂贵的备用电源,熔盐储能技术可以将每千瓦电力成本削减0.04美元。

中投亿星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成立太阳能热发电联合研发中心,是国内最早研发熔盐储能技术的机构,在熔盐传热领域积累了全套的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是国内唯一掌握熔盐核心配比技术的企业。

“我们的熔盐储能技术相对成熟稳定,在全球范围均处于领先水平,将为示范项目提供成熟的熔盐传热整体方案。”他说。

窦怀新:光热发电剑指太阳能供暖自热

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监窦怀新表示,该公司致力于光热发电及分布式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推广,业务涵盖高温真空集热管、集热场系统集成、分布式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等领域,在光热发电领域取得了4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目前,也在做光热的工业用热的应用。

“在整个能源结构当中,大部分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用热,所以我们投资了一家世界上领先的工业企业,一起合作去做太阳能供暖自热项目。目前,我们在全世界已经有大概20多个项目,包括阿联酋、卡塔尔的体育场馆等。我们也希望通过在这些方向上的储备和布局,来推动光热发电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在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发展大潮当中,尽一些我们的力量。”窦怀新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