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两会|李河君:鼓励支持太阳能汽车研发应用

   2017-03-07 中国网
62
核心提示:中国网财经从汉能集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今年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5件提案,分别为《关

中国网财经从汉能集团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今年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5件提案,分别为《关于鼓励清洁能源生产消费,促进雾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航天产业链,促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关于鼓励民营企业并购世界先进技术,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关于鼓励支持太阳能汽车研发应用,抢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制高点的建议》、《关于鼓励CCER抵消使用,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鼓励清洁能源生产消费

主要建议:(1)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落实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市场化手段倒逼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我国能源生产供应更加安全、科学、高效、清洁。

(2)鼓励清洁能源生产。落实2015年《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促进清洁能源优先上网,落实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进一步提高分布式比重,提高光电建筑比例,减少电网消纳压力。

(3)鼓励清洁能源消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各类分布式发电、户用发电和移动能源产业,鼓励工商企业、城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清洁能源。

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航天产业链

建议国家完善商业航天政策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等,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航天产业项目信息、科研平台、技术研发、元器件及新材料市场等,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到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中下游当中。

鼓励民营企业并购世界先进技术

主要建议:(1)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鼓励民营企业并购海外高新技术类公司。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并购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海外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民企与国企“抱团出海”并购。

(2)在资金上支持民营企业全球技术并购。通过专项资金、优惠贷款、海外中资金融机构等渠道,利用金融创新、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并购基金等方式,以及在外汇使用方面,为民营企业全球技术并购提供金融支持。

(3)对民营企业海外先进技术再创新和产业化给予支持。对民营企业海外技术的国产化、产业化项目,在立项、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民营企业海外技术创新成果向国内转移,在税收优惠、技术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支持太阳能汽车研发应用

主要建议:(1)鼓励新能源汽车动力更加清洁化。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以“清洁了多少”作为提升新能源汽车效能的主要方向,降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电能消耗,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清洁化可持续发展。

(2)确立太阳能汽车方向。明确太阳能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3)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管理。通过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对太阳能汽车制造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参考纯电动汽车锂电池补贴方案对太阳能汽车给予补贴,补贴力度不小于锂电池补贴方案。

鼓励CCER抵消使用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CCER项目大多是非化石能源项目、农业和林业项目、环保类项目以及能效提高等国家鼓励的绿色、低碳、环保类项目,它能充分有效地连接碳市场、可再生能源以及工业减排等方面,是减排路径的重要领域。鉴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启动,为避免目前试点市场出现的问题,优化CCER的抵消使用,李河君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国家在配额发放的时候统筹考虑配额和CCER的数量总量;

(2)建议CCER抵消管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相关政策要留有适当的过渡期,给市场充足的应对时间;

(3)建议适当简化CCER项目审批流程,缩短项目申报周期;

(4)建议在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CCER抵消应消除地域割裂的影响,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5)建议CCER抵消规则尽量简单明了,并鼓励新能源、农业、林业和低碳环保类CCER抵消使用;

(6)建议CCER抵消比例维持在配额总量的5%—10%。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