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薛黎明:中国已走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前列

   2016-09-13 中国新闻网
52
核心提示:随着光伏、风电的发展,我国对可调峰的储能光热发电的需求日益迫切。光热发电无论在产业制造还是应用方面,都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

随着光伏、风电的发展,我国对可调峰的储能光热发电的需求日益迫切。光热发电无论在产业制造还是应用方面,都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丰富的光热市场、资源,发挥各国在光热领域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在欧美地区尤其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在绝大多数建筑物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小型可再生能源采集装置,而德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大规模推广,除了具备强健的经济基础外,其大部分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统筹预留了使用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的接口。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建筑物状况不同,无法直接套用欧美的现成模式。虽然中国光热发电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薛黎明仍然信心满满,薛黎明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光热发电市场的蓬勃发展。”

薛黎明说,近10年来,中海阳一直在进行不断探索,2014年自主研发了太阳能融合应用领域中具备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反射型聚光光伏系统(英文简称RCPV),通过光热槽式聚光镜与高性能光伏电池组件相结合,构成“反射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供”系列设备,不仅成倍增加了高效电池组件所接收的光强,还同步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倍率聚光所生成的热量在导热降温的同时产生中温热水。这就是中海阳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形成的基本脉络。

眼下,中国正在从太阳能光伏生产大国变为消费大国,薛黎明表示,中国在研发、生产制造和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上都具备了充分的国际竞争力,并已经走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前列,因此在推进能源互联网战略时,中国光伏企业应更多着眼于国内市场,把能源采集和消费联动起来,并能从本质上优化而不是破坏人类未来的生存时空,就会让能源变得更加智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