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邹德育:光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7-08-28 新华网
43
核心提示:东旭蓝天新能源执行总裁邹德育记者在17日举行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见到了东旭蓝天新能源(前宝安地产,下称东旭蓝天)的


东旭蓝天新能源执行总裁邹德育

记者在17日举行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上见到了东旭蓝天新能源(前“宝安地产”,下称“东旭蓝天”)的执行总裁邹德育,他表示,做新能源与环保产业不应计较一时得失,产业存在无限潜力。

产业需要一定融资能力促发展

邹德育表示,企业如何很好的融资关系到企业的自身生存与发展。国家层面给予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并具有很高的高度,但在执行时,面临土地、接入工程、政府财力、政府补贴发放等多重问题,仍存在限电、配套产业政策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需要改善。

邹德育称,在融资方面,新能源本该是低风险、稳定、融资能力强、融资条件好的资产,融资能力应该非常强,但目前,真正做项目的银行融资还有一定难度,种种问题造成其资金成本较高。而环保方面,PPP项目、环保项目的担保上,企业很难承受资本金、担保的风险,如何在银行体系解决相应问题需要深思。

但邹德育也表示,不论新能源、环保产业成本高,或面临其他问题,企业都还没到算账的时候,因为环保的价值无法估量。“我从2009年从事新能源行业,以前我是做火电传统能源行业,我讲过一句话,我说我干了光伏之后,这辈子就干新能源了。”他说。

我国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要占总发电量的50%,邹德育称,这大约是11万亿度到13万亿度之间,光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得益于东旭蓝天在资本方面的优势,总资产、净资产高,融资能力强,在新能源与环保这样的密集型产业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了解,东旭集团从2014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主要看准光伏产业,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比较,2015年注资29.88%,控股当时的宝安地产,并成功更名并转型为今天地产为原有业务,新能源、环保产业双轮驱动的东旭蓝天。这也是新能源产业产融结合的重要示例。

谈及东旭蓝天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邹德育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板块定位为“投资商”和“综合服务商”,从投资商角度来讲,光伏、风电发展较快,又是清洁能源,收益较稳定,风险比较小,会形成将来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在抵御风险的时候,持有新能源资产,公司本身的发展会较为稳定。作为上市公司来说长期、短期要结合,短期的业绩来自于服务。

企业发展离不开模式创新和优秀团队

在过去的一年里,东旭蓝天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截至2016年12月底,公司已有近3GW的光伏电站项目完成了开发备案,近800MW的光伏电站启动建设,部分电站建设完成且并网发电。2016年10月,东旭蓝天启动建设8个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以及3个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其环保PPP业务也拓展迅速,新能源、生态环保和园区地产三大业务板块已实现了协同联动。

东旭蓝天如何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究其原因,邹德育认为,技术创新是一方面,模式创新更为重要。东旭蓝天提出智能与售电向结合,并展开相应布局,正着眼于从开发、建设、运维,到技术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我们不提做第一,至少要做到前20%、前10%的水平”。邹德育称。

此外,邹德育也表示,企业在大的战略布局到具体的工作都有一套完整体系,并吸收了很多优秀的团队,他强调:“人才是单个,团队是马上就可以作战的”,光伏发展的路径优化之后,再将这套体系应用于环保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东旭蓝天以光伏与风电业务为主,对环保的布局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邹德育表示,未来,东旭蓝天在新能源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5GW电站。环保方面,公司现今已经拥有了水处理、危废等十几个环保领域的优秀团队,2017年底至2018年,将是东旭蓝天在环保产业发力的一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